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大班语言绘本公开课教案 最新6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古诗的语言具有含蓄性、跳跃性、精炼性的特点,教师在解读该类文本时,对于诗文的用韵、用律和用词,诗中的意象、意境和空白,都应有一定的关注。就古诗教学而言,教材在编排时对其言语形式的目标指向并不明晰。这就需要教师在解读古诗文时,对其“语用”目标有一定的关注,设计有效的语言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下面我结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乡村四月》,谈谈自己对该诗的教学解构和语用点的选择。
一、关注选词,体悟用词之精妙
叶圣陶说:“字字为语乎,语语悟其神。”吕叔湘说:“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文本的起点和终点是什么?就是语言。语文教学要求我们关注语言,时刻保持敏锐的语言意识。要字斟句酌,悟字品义。
古诗人在遣词造句时,十分讲究用词的精确,讲究推敲字词,诗人翁卷亦如是。《乡村四月》描写了四月的江南,绿色遍布各处:竹林里、小溪边、房前屋后……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个绿色主宰的世界。而在绿色的原野上,是纵横交错的河渠,一道道流淌着,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这江南美景的渲染,靠的是诗人翁卷的精炼用词。
首联“绿遍山原白满川”,该句中一绿一白,尽显山原与平地的色调。诗人用“遍”来形容绿的多、绿的饱满、绿的丰富,尽显颜色的张力。诗人对于“遍”字的运用,想必是经过一番琢磨推敲的。如此用词,便是该诗彰显言语表达精妙的地方。作为教师,要用炯炯慧眼去捕捉文本中这样特别的地方,并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适时提醒、巧妙点拨,潜移默化地促使学生对语言形式的感知渐渐地敏锐起来。
基于这样的解读,我在初读时作了这样的设计:
首先,让学生交流各自吟诗时,脑海中都出现了怎样的画面。(预设:到处都是绿色,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然后让学生想象:这样的绿在哪里可以见到?在学生丰富的想象后,我又通过PPT展示,让学生看到山坡上、田野里、房前屋后满是绿色的世界,进而指导孩子齐读“房前屋后满是绿,这就叫——”“山坡原野遍布绿,这也叫——”。
这些环节之后,我又指导孩子朗读该句体会“绿遍”。“你只读绿了一个角落”“山陵仿佛被你读绿了”“原野也被你读绿了”“让绿布满整个乡村吧,一起读”,通过这样的评价语,让学生在读通、读懂、读美古诗文的同时,也体悟到诗人在行文时“遍”字运用之精妙。
二、关注经典意象,感知言外之意
在进入文本时,教师应始终保持一种敏感和警觉,在文本解读时,要关注诗歌中的经典意象,探寻品析这些经典意象所表达的文化深意,引导学生借鉴内化运用。
“子规声里雨如烟”,诗的颔联写雨。举目望去,绿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那是雾吗,是烟吗?不,那是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呼唤从远远近近的树上、空中传来。诗文描绘的初夏景色,笔触是细腻的,意境是朦胧的,动静结合,有声有色。
这么多的声音,作者为什么单单选择了用“子规”这一意象?这是我在解读文本时的一处疑惑。在查找资料后,我了解到“子规声”在诗歌里具有引发人哀怨的特殊内蕴,或陈述游子思乡之情,或来表达故人离别之,或诉说冤屈之愤。李白《蜀道难》云“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云“杜鹃啼血猿哀鸣”都是以杜鹃啼叫声表现人的悲伤情感。而这里的“子规声”,在烘托出四月景色的特点的同时,我也解读出了翁卷在细雨中透露着一丝淡淡的忧伤。
试想:如若仅仅为了表现初夏江南的朦胧美,那么作者为什么不用上“燕子声里”亦或是“牧笛声里”?在了解了诗人放弃幕僚生活,沦落江湖,以布衣终的生平,在品读了诗人的写实之作《东阳路旁蚕妇》中刻画的蚕妇辛苦生活的形象后,我更加确定,翁卷在选择“子规”这一意象吟咏田园生活之时,更饱含着自己对劳动人民的同情,透露着对“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这一残酷现实的淡淡忧伤。
诗歌蕴含的文化深意还有很多。诸如:《夜书所见》中“萧萧梧叶送寒声”,其中的“萧萧”便是古人通常用来描写秋冬景色的,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悲伤。《渔歌子》中“桃花流水鳜鱼肥”的“桃花流水”,在中国古诗词文化中多用来形容春日美景。
为了让孩子感受到意象选择的重要性,我别具匠心地在教学该诗时,选择了这样的环节。“春夏之交的田间地头,你还听到了哪些声音?”然后出示了下列诗句: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夏夜追凉》宋·杨万里
斜光照墟(xū)落,穷巷牛羊归。《渭川田家》唐·王维
抓住时机,我问孩子们:“乡村四月还有哪些动听的声音?请你来填一填: 声里雨如烟。”孩子们有的说“青蛙声里雨如烟”,有的说“知了声里雨如烟”,还有的用上了“牧笛声里雨如烟”。最后问孩子们:“这么多的声音,作者为什么单单选择了子规呢?”通过拓展阅读,从另一个角度去告诉孩子们农民在雨天里不得不忙碌、不得不劳作的无奈。
三、想象补白,使情感更深入
歌德说过一句话:“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
“形式”对大多数人来说是“秘密”,如果教师不关注文本的“秘妙”,也就缺失了看见文章独特的“言语表达形式”的能力。而恰是这些容易被忽略的表达秘妙,是最需要提醒学生关注的节点。
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注重形式,关注文章整体布局和描绘手法,关注作者的言语表达形式。因为有意味的言语形式本身就是一种内容,一种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尾联“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中一个“才了”、一个“又”,时间节奏很紧凑,再现了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诗文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少”,那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为了衬托出乡村生活的繁忙,化繁为简,故意而为之。而这一点正是解读中容易被忽视的文本“秘妙”。
这后两句诗具有强烈的画面感,但是乍一看诗句,对于孩子们而言似乎隔着很远的距离。如何让孩子们了解农事的繁忙呢?我的设计在于让孩子们来亲历农事:想一想,在这个季节里,男女老少还会忙些什么呢?展开想象的翅膀吧!请你来写一写。
【课件】四月的乡村,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山坡上,男人们在 ;小河边,妇女们 ;
竹林里,孩子们 ; 。
如果想象能让孩子们体悟到农事的繁忙,那么我的采访就更能让孩子们“身临其境”了。
采访一:辛勤的孩子,你不累吗?休息一会儿不行吗?
采访二:又是采茶又是种豆,你不累吗?喝口茶,歇会不行吗?
最后,我用引语告诉孩子们辛勤劳作的重要性:辛勤劳作,以后的日子才能舒坦,所以乡村四月——辛勤劳作,才能换来秋收呀!所以——辛勤劳作,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所以——
孩子们似乎“亲历”了那场劳作,在吟诵中,读出了理解,读出了亲切,读出了向往和羡慕,自然也将这两句经典的诗句牢记于心。
关键词:小学 古诗 情感教育
新编小学语文教材增加了古诗文的比重,要求背诵的达70首,入选作品都是中国古诗文中的精品,其高度凝练的语言,优美多变的韵律,丰富多彩的内涵和情感体验,这无疑是对教师就古典文学教学策略的又一考验。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力。而古诗具有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丰富的特点,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材料。语文教师在传授这些文质兼美的作品时,要通过有感情地讲解和巧妙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真挚情感,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作品蕴含的真、善、美,体会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首先,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善于挖掘作品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
情感是人学习和工作的动力,它对人的认识和行为起着调节和支配作用。诗是诗人“情动而辞发”的产物,“情”是“诗”之灵魂,没有诗人真挚浓烈的感情,就不能产生动人心弦的文章。所以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备好知识技能教法等方面的内容,还要分析和挖掘作品中各种思想感情,努力体验其中的情感,以便准确把握作品情感的主旋律。以教师的情牵动学生的情,激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情感的弦奏得更响。为了达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应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让情感走进课堂”,以教师的“情”去拨动学生的“心弦”,塑造其健全的人格。
其次,要重视朗读。
古诗文的学习重在朗读,诗词是表达诗人思想感情最浓缩的文学形式,其高度锤炼的语言艺术和鲜明的韵律节奏是有效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在教学中,应采取以读为重、读中知“情”的方法。读诗词,应由生到熟,由读到吟,由吟至诵,如此反复诵读,让学生和诗人的情感世界产生共鸣。
入选小学教材的古诗皆为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它题材广泛,内涵深刻,有很强的思想性,我们在学习时可以感受到它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至真至善的情感,有爱国主义情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热爱家乡,怀念家乡的情感,也有家人间的亲情,朋友间的友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下面,我们主要谈一下小学语文课文中的情感与艺术:
一。爱国主义情感
小学教材中表现爱国主义情感的诗词涉及内容广泛,有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的,如林升的《题临安邸》就是针对黑暗现实而作的,直斥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把临时苟安的杭州当作了古都汴州,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有表现诗人建功报国,表达个人人生志向的,如王昌龄的《出塞》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慷慨雄健,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借古讽今,正气凛然;有歌颂祖国壮丽山河的,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白居易的《忆江南》都描写了祖国秀丽、壮观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有表达对劳动人民同情的,如范仲淹的《江上渔者》揭露了社会的不平,凝聚着诗人对劳动人民真挚的同情。
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小学语文课文中表达此类感情的篇目典型的有张志和的《渔歌子》,它描绘了春天秀丽的水乡风光,生动地表现了渔翁悠闲自在的生活,赞美了渔家生活情趣,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杜甫的《春夜喜雨》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是表达诗人热爱大自然,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另外还有刘禹锡的《望洞庭》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晓景》等。
三。热爱家乡,怀念家乡的思乡情
表达此类情感的代表为李白的《静夜思》,它用平淡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一幅鲜明的月夜思乡图。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了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引起后人广泛的共鸣,成为传诵人口的名句,另外张继的《枫桥夜泊》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
四。家人之间的亲情
为表现兄弟情的代表作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人用“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样朴实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从亲人的角度来表现两地相念之情,成为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在人们的传诵中,成了人们思亲情感的普遍概括,每当人们在节日思亲时,便很自然吟诵这两句诗了。有表现母子情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孟郊的《游子吟》,诗中亲切而真淳地吟颂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的人性美——母爱,因而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唤起普天下儿女们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怀念,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表达了感谢母亲的思想感情。
五。朋友之间的友情
小学语文课文中表现朋友间友情的诗作著名的有《送元二使安西》、《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别董大》、《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芙蓉楼送辛渐》都是古代送别诗中的名作。
其中《送元二使安西》中“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更包含着诗人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一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两句是一个整体,直接表现对朋友真挚的情感——对离别的难舍之情,对友人今后孤寂生活的关怀之情。
六。热爱生活的情感
收录在小学教材中的古诗,有不少篇目和小学生的思想生活结合得很紧密,有一些表现童趣的篇目,如《池上》《小儿垂钓》《所见》等篇目,以儿童生活为题材。如《池上》,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将“偷莲”小童的憨态描绘的惟妙惟肖。诗中最传神的当是“不何藏踪迹”一句,写尽小童顽皮、纯真情态,还有《小儿垂钓》,全诗从外形、神态两方面来写,表现了一位可爱的垂钓小童形象,此诗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刻意的雕饰,就似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纯真,无限童趣,是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生活的佳作。
另外,还有一些表现乡村生活的诗作,如《四时田园杂兴》《乡村四月》《村居》等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乡村男女老少参加劳动的情景,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如《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细微的描绘,热情地赞颂了农民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在《乡村四月》这首诗中,诗人用“才了蚕桑又插田”化繁为简,写出了人们丰富繁忙的生活场景。诗的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就像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写出了人们丰富繁忙的生活场景。
由此可见,“情感教育”是古诗教学的灵魂。只要为师者好好把握诗文中奔腾的感情激流,领悟字词间跳着的感情脉搏,引导学生在诗中悟情,在诗中育情,在情中咏诗,那么古诗这一颗璀璨的历史明珠一定会放射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芒。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最美乡村四月天
乡村的四月,是美丽的。山坡是绿的,原野是绿的,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禾苗,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绿色的世界。在绿色的原野上,河渠纵横交错,一道道,一片片,白茫茫。举目望去,绿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果然是“绿遍山原白满川”。
乡村的四月,是诗意的。迷迷蒙蒙的春雨,如梦似幻。这雨极细极小,像雾一样蒙眬。不时有杜鹃的呜叫声从远远近近的树上、空中传来。好像那如烟似雾的春雨就是被这些杜鹃呼唤而来。一句“子规声里雨如烟”,贴切而传声。乡村的四月,是忙碌的。人们不会像冬天那么贪恋被窝,亦不会像夏天那样惧怕阳光,所以,总是早早地就把自己交给田野:除草、翻土、播种,插秧……各种各样的农活,都一股脑儿地集中到四月。“才了蚕桑又插田”的意思是:刚刚结束蚕桑之事,又忙着耕耘插田。
乡村的四月,是娴静的。农人们都下田干活了,村子里看不到一个闲人。“乡村四月闲人少”,你能看到的是:屋檐下挂着的腌肉,院子里晒着的衣服,树阴下打盹的狗,竹林边闲逛的鸡……四月的阳光蔓延到每一个角落,给整个村庄抹上了一层明亮的橘黄。
全诗用白描的手法,描绘出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出来,色彩相映,动静相生。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最美乡村四月天,因为有希望,所有的忙碌都是幸福的。
让我们记住翁卷这个名字,他和徐照、徐玑、赵师秀都生于浙江永嘉,也就是今天的浙江温州。因志趣相投、诗风相近,故称“永嘉四灵”。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其险也若此
李白一生与庐山有不解之缘。他多次隐居庐山,他的政治、情感,乃至人生观的演变,都和庐山藕断丝连。
“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在李白眼中,它就像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白烟,似梦迷离,在红日的照射下,幻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生”这个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也隐隐地把山间的烟云冉冉上升、袅袅浮游的景象表现得栩栩如生。
“遥看”,是远远地望。这是整条瀑布落入视线的条件。这里的“挂”字用得着实有趣,它化动为静,把凌空而下的瀑布想象成一条高悬的白练。不知你有没有思考过:是谁将这样一条巨大的瀑布高挂于万丈崖壁之上?一定是值得我们敬畏的大自然。所以,这个“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神奇伟力的赞颂。
诗的三、四行,既写出了瀑布的奔腾之态,又抒发了作者有别于常人的内心感受。“飞流”两个字,极言瀑布流速之快。“直下”,写出了瀑布的垂直险陡。“桃花潭水深千尺”“飞流直下三千尺”“白发三千丈”,仿佛不用“千”这样一个夸张的数字,就不足以表达潭水之深、瀑布之高、白发之长。
“疑是银河落九天”是一种恍恍惚惚如若隔世之感。“落”这个字很有意境,仿佛雄鹰落地,势如猛虎;又似白鸟腾空,足尖只轻轻一点,便随风飘然而逝。
宋人魏庆之说:“七言诗第五字要响。”(《诗人玉屑》)这个看法在《望庐山瀑布》一诗中似乎特别有说服力。无论是“生”“挂”,还是“落”,都字字铿锵,给人以无穷想象的余地。
李白50岁左右隐居庐山,并作此诗。他用胸中之豪气赋予山水以崇高的美感,他对自然伟力的讴歌,也是对高瞻远瞩、奋斗不息的人生理想的礼赞。
墨梅
【元】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寒梅一枝香胜雪
在解读这首诗之前,我想说一说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这是我国清代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全书共出现一百多个人物,作者通过讲述这些人物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端,讽刺了封建人物的种种丑态。可以说,全书大多数人物都是反面典型,但还是有一位正面形象,就是《儒林外史》之第一人——王冕。王冕自幼家贫,却好学如痴。他白天放牛时,偷入学舍听诸生上课;晚上又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尤善画梅,自号“梅花屋主”。《墨梅》是一首题画诗。“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这里化用了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淡墨”,墨色的一种,和“浓墨”“焦墨”相对。诗的前两句意思是:我家画中洗砚池边的梅树,花开朵朵,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
诗的后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清香一缕,留在天地之间。诗人以梅花自喻,表达了自己如梅的风骨和淡泊名利的胸襟。
王冕一生爱梅,不仅种梅、画梅,还写过许多描写梅的诗。除了《墨梅》,他还写过《白梅》。原诗为:“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这首诗既是咏梅,也是诗人不入流俗,不与俗人为伍的高雅之趣。“诗格”“画格”“人格”,在王冕的身上浑然相通。
(郭学萍,特级教师,南京市下关区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
这真是一组别致的古诗解读。长辫子老师带着你在平平仄仄中走着,穿过字字词词的丛林,看到了美丽的风景。就这样往下走,往诗的深处走,和诗人相遇了,和诗人一起哭,一起笑,也让你思考如何正确地使用自己的哭和笑。和长辫子老师一起漫步,你的智慧不但指向眼睛看得到的地方,还指向了心灵看得着的地方。古诗是无以伦比的。我原以为任何解读都是苍白的。长辫子老师改变了我的看法。她把自己完全浸入诗歌,用自己的生命与诗歌中的生命对话,让古诗的面孔如此亲切!还原与想象同步,解释与故事相连,理想与现实辉映,诗情与哲思浑成……长辫子老师的古诗解读真是独辟蹊径,与众不同!
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通过观看数字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二、技能目标:能根据情节发展,仔细观察画面线索并大胆推测表达。
三、情感目标:体会作品所传达的积极情感,树立坚持梦想的信念。
活动准备:PPT课件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难点:体会作品所传达的积极情感,树立坚持梦想的信念。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一)小朋友们,有谁知道刚生下来的小宝宝是什么样的呢?
(二)嗯,手小小的,脸小小的,脚丫小小的,身体小小的。但我们今天的这个小朋友却有点特殊,我么一起来看,贝琳达小朋友。
二、播放PPT
(一)播放至第4页,**:人们说长大之后,脚看起来就小了,是这样的吗?那长大后贝琳达的脚是什么样的呢?
(二)播放至第8页,**: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脚丫有些什么好处以及不好的地方呢?
(三)播放至10页,**:牛老师为什么选贝琳达扮演小丑呢?贝琳达想不想扮演小丑?牛老师说贝琳达是天生的小丑,这样说对吗?
(四)播放至第20页,**:贝琳达最后成为了芭蕾舞者,牛老师为什么觉得可惜呢?
三、领读故事,加深印象
教师领读部分句子,加深幼儿理解。
四、教师总结
只要坚持自己的热爱,坚持自己的努力,自信与热情,梦想终究可以开花。
五、活动延伸:去绘画区画出自己的梦想,并说说怎样实现。
古诗的语言具有含蓄性、跳跃性、精炼性的特点,教师在解读该类文本时,对于诗文的用韵、用律和用词,诗中的意象、意境和空白,都应有一定的关注。就古诗教学而言,教材在编排时对其言语形式的目标指向并不明晰。这就需要教师在解读古诗文时,对其“语用”目标有一定的关注,设计有效的语言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下面我结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乡村四月》,谈谈自己对该诗的教学解构和语用点的选择。
一、关注选词,体悟用词之精妙
叶圣陶说:“字字为语乎,语语悟其神。”吕叔湘说:“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文本的起点和终点是什么?就是语言。语文教学要求我们关注语言,时刻保持敏锐的语言意识。要字斟句酌,悟字品义。
古诗人在遣词造句时,十分讲究用词的精确,讲究推敲字词,诗人翁卷亦如是。《乡村四月》描写了四月的江南,绿色遍布各处:竹林里、小溪边、房前屋后……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个绿色主宰的世界。而在绿色的原野上,是纵横交错的河渠,一道道流淌着,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这江南美景的渲染,靠的是诗人翁卷的精炼用词。
首联“绿遍山原白满川”,该句中一绿一白,尽显山原与平地的色调。诗人用“遍”来形容绿的多、绿的饱满、绿的丰富,尽显颜色的张力。诗人对于“遍”字的运用,想必是经过一番琢磨推敲的。如此用词,便是该诗彰显言语表达精妙的地方。作为教师,要用炯炯慧眼去捕捉文本中这样特别的地方,并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适时提醒、巧妙点拨,潜移默化地促使学生对语言形式的感知渐渐地敏锐起来。
基于这样的解读,我在初读时作了这样的设计:
首先,让学生交流各自吟诗时,脑海中都出现了怎样的画面。(预设:到处都是绿色,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然后让学生想象:这样的绿在哪里可以见到?在学生丰富的想象后,我又通过PPT展示,让学生看到山坡上、田野里、房前屋后满是绿色的世界,进而指导孩子齐读“房前屋后满是绿,这就叫——”“山坡原野遍布绿,这也叫——”。
这些环节之后,我又指导孩子朗读该句体会“绿遍”。“你只读绿了一个角落”“山陵仿佛被你读绿了”“原野也被你读绿了”“让绿布满整个乡村吧,一起读”,通过这样的评价语,让学生在读通、读懂、读美古诗文的同时,也体悟到诗人在行文时“遍”字运用之精妙。
二、关注经典意象,感知言外之意
在进入文本时,教师应始终保持一种敏感和警觉,在文本解读时,要关注诗歌中的经典意象,探寻品析这些经典意象所表达的文化深意,引导学生借鉴内化运用。
“子规声里雨如烟”,诗的颔联写雨。举目望去,绿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那是雾吗,是烟吗?不,那是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呼唤从远远近近的树上、空中传来。诗文描绘的初夏景色,笔触是细腻的,意境是朦胧的,动静结合,有声有色。
这么多的声音,作者为什么单单选择了用“子规”这一意象?这是我在解读文本时的一处疑惑。在查找资料后,我了解到“子规声”在诗歌里具有引发人哀怨的特殊内蕴,或陈述游子思乡之情,或来表达故人离别之,或诉说冤屈之愤。李白《蜀道难》云“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云“杜鹃啼血猿哀鸣”都是以杜鹃啼叫声表现人的悲伤情感。而这里的“子规声”,在烘托出四月景色的特点的同时,我也解读出了翁卷在细雨中透露着一丝淡淡的忧伤。
试想:如若仅仅为了表现初夏江南的朦胧美,那么作者为什么不用上“燕子声里”亦或是“牧笛声里”?在了解了诗人放弃幕僚生活,沦落江湖,以布衣终的生平,在品读了诗人的写实之作《东阳路旁蚕妇》中刻画的蚕妇辛苦生活的形象后,我更加确定,翁卷在选择“子规”这一意象吟咏田园生活之时,更饱含着自己对劳动人民的同情,透露着对“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这一残酷现实的淡淡忧伤。
诗歌蕴含的文化深意还有很多。诸如:《夜书所见》中“萧萧梧叶送寒声”,其中的“萧萧”便是古人通常用来描写秋冬景色的,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悲伤。《渔歌子》中“桃花流水鳜鱼肥”的“桃花流水”,在中国古诗词文化中多用来形容春日美景。
为了让孩子感受到意象选择的重要性,我别具匠心地在教学该诗时,选择了这样的环节。“春夏之交的田间地头,你还听到了哪些声音?”然后出示了下列诗句: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夏夜追凉》宋·杨万里
斜光照墟(xū)落,穷巷牛羊归。《渭川田家》唐·王维
抓住时机,我问孩子们:“乡村四月还有哪些动听的声音?请你来填一填: 声里雨如烟。”孩子们有的说“青蛙声里雨如烟”,有的说“知了声里雨如烟”,还有的用上了“牧笛声里雨如烟”。最后问孩子们:“这么多的声音,作者为什么单单选择了子规呢?”通过拓展阅读,从另一个角度去告诉孩子们农民在雨天里不得不忙碌、不得不劳作的无奈。
三、想象补白,使情感更深入
歌德说过一句话:“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
“形式”对大多数人来说是“秘密”,如果教师不关注文本的“秘妙”,也就缺失了看见文章独特的“言语表达形式”的能力。而恰是这些容易被忽略的表达秘妙,是最需要提醒学生关注的节点。
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注重形式,关注文章整体布局和描绘手法,关注作者的言语表达形式。因为有意味的言语形式本身就是一种内容,一种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尾联“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中一个“才了”、一个“又”,时间节奏很紧凑,再现了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诗文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少”,那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为了衬托出乡村生活的繁忙,化繁为简,故意而为之。而这一点正是解读中容易被忽视的文本“秘妙”。
这后两句诗具有强烈的画面感,但是乍一看诗句,对于孩子们而言似乎隔着很远的距离。如何让孩子们了解农事的繁忙呢?我的设计在于让孩子们来亲历农事:想一想,在这个季节里,男女老少还会忙些什么呢?展开想象的翅膀吧!请你来写一写。
【课件】四月的乡村,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山坡上,男人们在 ;小河边,妇女们 ;
竹林里,孩子们 ; 。
如果想象能让孩子们体悟到农事的繁忙,那么我的采访就更能让孩子们“身临其境”了。
采访一:辛勤的孩子,你不累吗?休息一会儿不行吗?
采访二:又是采茶又是种豆,你不累吗?喝口茶,歇会不行吗?
最后,我用引语告诉孩子们辛勤劳作的重要性:辛勤劳作,以后的日子才能舒坦,所以乡村四月——辛勤劳作,才能换来秋收呀!所以——辛勤劳作,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所以——
四月,是春季的最后一个月,也是充满生机的一个月,让我们踏进充满魅力的乡村四月,去感受它的魅力吧!
看,一大片,一大片的绿色映入眼帘,仿佛面前有一张大大的绿帘挂在哪儿;稻田里的水色倒映着天空的光辉,像彩霞般的绚丽,又像天空般湛蓝。“布谷,布谷,布谷——”子规的歌声如此清脆,如此美妙,就像一个不知名的歌手,天天在此巡回演唱,在这歌声里,我们站在山顶哪儿!雨就像烟似的笼罩在小村子的上空,如烟般萦绕在哪儿,小村庄若隐若现,那场景是如此的美丽啊!小村庄的农民伯伯们,正是忙得不可开交,不信你到村子里看看,你肯定找不到几个人来陪你聊天或者下棋。可你到田野走一走,总会看见许多许多满头大汗,汗流颊背,皮肤黑黑的年轻人。乡村的四月闲人可少啦!一定,要来四月瞧瞧看,如果你来的话,你也可以尝尝,满头大汗,汗流颊背,皮肤黑黑的感觉哦!来看看农民伯伯们在忙些什么吧,原来农民伯伯在插田呀!哟!那位伯伯在桑蚕哩!回头瞧瞧那乡村四月,我依依不舍想永远停留在那乡村,那乡村的四月。可转眼,又要到五月了,我这才走出那迷人的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