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竹子的著名诗句【精彩16篇】

竹的色彩是绿色的,但却不显单调,给人以生机。

新竹 1

韩愈

笋添南阶竹,日日成清閟。

缥节已储霜,黄苞犹掩翠。

出栏出五六,当户罗三四。

高标凌秋严,贞色夺春媚。

稀生巧补林,迸出疑争地。

纵横乍依行,烂漫忽无次。

风枝未飘吹,露粉先含泪。

何人可携玩,清景空瞪视。

以竹冠见赠四首其 2

竹根珠胜竹皮冠,欲著先须短发干。

要使竹林有共见,不持方帽御风寒。

赞美竹子的古诗词 3

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

(清)康有为

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

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

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

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

竹诗词自序

安居三年半,静坐读诗篇。

华夏竹文化,源远数千年。

诗词如潮海,无力仔细看。

浏览逾万卷,选编万余言。

古今诗竹者,常学竹风格。

虚心属秉性,高节贵终生。

狂风竿不弯,暴雨肤更洁。

酷署生清阴,严寒葆翠色。

竹帛留青史,竹箭射熊罴。

衣食住行用,无不劳此君。

贡献愈卓越,砍伐更加烈。

此风若不止,竹林尽毁灭。

我编竹诗词,奉献给读者。

劝君爱惜竹,弘扬竹风格。

“水调歌头·咏竹”

钱樟明

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

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

扬首望青天

默默无闻处,萧瑟多昂然。

勇破身,乐捐躯,毫无怨。

楼台庭柱,牧笛洞萧入垂帘。

造福何论早晚?

成材勿计后,鳞爪遍人间。

生来不为已,只求把身献。

咏竹

宋·文同

(忽忆故园修竹因作此诗)

故园修竹绕东溪,占水浸沙一万枝。

我走官途休未得,此君应是怪归迟。

春江晓景

宋·惠崇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宋·王元之

数里春畦独自寻。迸犀抽锦乱森森。

田文死去宾朋散。抛掷三个玳瑁簪。

谢刘仲行惠笋

宋·朱子

谁寄寒林新属笋,开奁喜见白参差。

知君调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

唐·李建勋

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

严郑公宅同咏竹 4

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新栽竹 5

白居易

佐邑意不适,闭门秋草生。

何以娱野性,种竹百余茎。

见此激上色,忆得山中情。

有时公事暇,尽日绕栏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阴未成。

已觉庭宇内,梢梢有余清。

最爱返窗卧,秋风枝有声。

以竹冠见赠四首其 6

和耿天

无物堪持比此冠,竹皮柔脆截皮干。

故人恋恋睇袍意,岂为哀怜范叔寒。

以竹冠见赠四首其 7

和耿天

冠工新意断檀栾,雾卷云蒸久未干。

遗种山林真自称,何须貂暖配金寒。

次韵张子野竹林寺二首其 8

京岘城南隐映深,两牛鸣地得禅林。

风泉隔屋撞哀玉,竹月缘阶帖碎金。

竹里 9

竹里编茅倚石根,竹茎疏处见前村。

闲眠尽日无人到,自有春风为扫门。

关于描写竹子的诗句 10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王维《竹里馆》

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 郑板桥《石竹》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 杨万里《夏夜追凉》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 —— 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 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未成林,难望凤来栖,聊医俗。 —— 陆容《满江红·咏竹》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 吴均《山中杂诗》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 高骈《对雪》

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 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 卓文君《白头吟》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 郑燮《新竹》

夜深风竹敲秋韵。 —— 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 王维《山居即事》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 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 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 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 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 郑谷《鹧鸪》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 —— 曹组《卜算子·兰》

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 —— 曹组《蓦山溪·梅》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 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 —— 李白《谢公亭·盖谢脁范云之所游》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 姜夔《疏影·苔枝缀玉》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李颀《望秦川》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 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

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 —— 范成大《浣溪沙·江村道中》

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 —— 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 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 —— 吕太一《咏院中丛竹》

倚竹不胜愁,暗想江头归路。 —— 王之道《如梦令·一晌凝情无语》

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 白朴《天净沙·冬》

五两如竹林,何处相寻博。 —— 释宝月《估客乐四首》

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 杨万里《好事近》

竹根流水带溪云。 —— 辛弃疾《临江仙·探梅》

月色穿帘风入竹,倚屏双黛愁时。 —— 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欢宴良宵好月,佳人修竹清风。 —— 吴文英《风入松·麓翁园堂宴客》

君子本虚心,甘自低头伏。 —— 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华藏院此君亭咏竹 11

一径森然四诗人座凉,残阴余韵去何长。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怜伦学凤凰。

竹窗 12

竹窗红苋两三根,山色遥从水际门。

只我近知墙下路,能将屐齿记苔痕。

新竹 13

元稹

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

冉冉飘凝粉,萧萧渐引风。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

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

庭竹 14

刘禹锡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以竹冠见赠四首其 15

和耿天

玉润明信好冠,错力剜出鲜纹干。

不忘君惠常加首,要使欢盟未可寒。

题刘秀才新竹 16

杜牧

数茎幽玉色,晓夕翠烟分。

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

渐笼当槛日,欲碍入帘云。

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