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述古辨盗》是出自北宋作家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卷十三》中的一个故事。该故事讲述的是县令陈述审一个偷窃案时运用做贼心虚的心里捉住小偷的故事。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是可爱的小编有缘人帮家人们分享的陈述古辨盗文言文翻译【5篇】,欢迎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宋濂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唐滟滪之虞。跨马行,则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悼栗。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嗜奇之士恨焉。
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
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老耄矣。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
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有瞿唐滟滪之虞虞:忧患
B.嗜奇之士恨焉。 恨:遗憾
C.越三年,以例自免归越:超越
D.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逮:及至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然去中州万里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
然视其左右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其志意愈高 极海之际,合为一家
其孰能讥之乎何为其然也
8.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3分)
(2)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3分)
9.简要指出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陈庭学“其诗益工”的原因。(3分)
参考答案
6.C(越:经过,过了)
7.A(转折连词,然而。 B.表目的,来 / 表原因,因为; C.代词,他的 / 表反问语 气,难道; D.动词,成为 / 介词,因为)
8.(6分)
(1)不是有文学才能的人,即使游览了也没有收获。 (3分。画线部分各1分)
(2)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莫非有超出于山水之外的东西吗?(3分。画线部分各1分)
9.(3分)①遍游山水名胜的经历;②历史人文精神的滋养;③勤于创作。 (3分。每点1分)
参考译文
我国西南一带的山水,只四川境内最为奇特。但那里与中原一带相距万里之遥,陆路上有剑阁、栈道之类的险阻;水路上有瞿塘峡、滟滪堆之类的忧虑。骑着马走,沿路层层竹林遮蔽高山,连续十来天,仰头看不到山顶;登上高处俯瞰,绝险的山谷有几万尺深,茫茫渺渺看不到谷底,令人惊恐万状,肝胆颤抖。水中行船,江水悍猛,礁石尖利,波涛险恶,漩涡诡异,船只一旦稍微失去控驭,偏离航道仅有尺寸大小,就被撞得粉碎像泥土般下沉,船中人便喂饱了江中鱼鳖之腹,通往四川的道路艰难到这种地步。因此,不是做官出仕富有财力的人不能前往游历;不是有文学才能的人,即使游览了也没有收获;不是身壮体强的人,大多老死在那里。喜欢寻奇探胜的人因而心存遗憾。
天台陈庭学君,会写诗。他由中书左司掾,屡次随从大将北征,颇有功劳,升任四川都指挥司照磨,从水路到了成都。成都,是四川的要地,扬雄、司马相如、诸葛亮等名人住过的地方。入川后,凡是英雄俊杰争战攻取、驻扎戍守的遗迹,诗人文土游览登临、饮酒射投、赋文咏诗、歌唱吟啸的处所,庭学没有不去游历观览的。他既经游览,就必定写诗抒发感受,来记写那景物时世的变迁。于是他的诗歌愈加精妙。过了三年,庭学依照惯例辞官归家,在京城和我会遇。他的精神更加饱满,言谈愈发宏壮,志向意趣益加高远,这大概是因为在川蜀山水中得到了很多的助益吧。
我很惭愧,当我年轻的时候,曾经有出外游历天下的志愿,但是因为学业未成,没有空闲的时间。到了壮年可以出游时,四面八方战火纷飞,没有落脚的`地方。及至当今,圣明天子兴起,天下安定,远到海� 想要再像庭学君那样去游历,还能够实现吗?
不过,我听说古代的贤士,如孔子的弟子颜回、原宪等,大都坐守乡间甘居陋室,蓬蒿杂草遮没了门户,但他们的志向意趣却经常是很充沛的,好像他们的胸中存在足以包容天地万物的精神力量。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莫非有超出于山水之外的东西吗?庭学君归去之后,大概会尝试探求一番吧?如果有什么新的体会,就请把它告诉给我,我将不仅
《陈述古辨盗》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陈述古辨盗
【原文】
陈述古密直,知建州浦城县。富民失物,捕得数人,莫知的为①盗者。述古绐②曰:“某寺有一钟,至灵,能辨盗。”使人迎置后阁祠之③。引囚立钟前,谕曰:“不为盗者摸之无声,为盗者则有声。”述古自率同职④祷钟甚肃,祭讫以帷⑤围之。乃阴使人以墨涂钟。良久,引囚逐一以手入帷摸之。出而验其手,皆有墨,一囚独无墨,乃见真盗——恐钟有声,不敢摸者。讯之即服。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三》)
【注释】
①的:确实,真正。②绐(dài):欺骗。③后阁:我国古代一组建筑中位于最后的楼房,常作游息、远眺、供神佛或藏书藏物等用。祠:供奉。④同职:同事。旧社会指同在一部门作官的人。⑤帷(wéi):布幕。
【译文】
陈述古密直,曾掌管建州浦城县。有家富户丢失了一些财物,(告到官府,)捉住了几个人,但不知道谁是真正的'小偷。陈述古就欺骗他们说:“某寺里有一口钟,极其灵验,它能把真正的盗贼辨认出来。”于是,陈述古就派人把这口钟迎到县府衙门放到后阁供奉着。接着,他把囚犯们引来站在钟的前面,当面告诉他们说:“没有做小偷的摸这钟就没有声音,做了小偷的一摸就会发出声音。”陈述古亲自率领同事们向钟祷告,态度非常严肃,祭祀完毕后用布幕把钟围起来。然后暗中派人用墨汁涂钟。很长时间之后,带着那些囚犯一个个地把手伸进那布幕里去摸钟。他们把手从布里伸出时,陈述古就检验他们的手,只见他们的手上都有墨迹,独有一个人的手上没有,于是真正的小偷显露出来了——他是担心摸了钟会发出声音,所以不敢摸的人。经过审讯,这个人就承认了。
【阅读训练】
1.解释:
(1)知 (2)至 (3)盗 (4)阴
2.翻译:
(1)使人迎置后阁祠之。
(2)乃阴使人以墨涂钟。
3.陈述古智辩盗者,是因为他抓住了盗者________的心理。
【参考答案】
1.(1)主管 (2)极其 (3)暗中,暗地里 (4)小偷
3.做贼心虚
陈希亮字公弼原文阅读答案及译文
陈希亮,字公弼,其先京兆人。幼孤好学,年十六,将从师,其兄难之,使治钱息三十余万。希亮悉召取钱者,焚其券而去。业成,乃召兄子庸、谕使学,遂俱中天圣八年进士第,里人表其闾曰“三俊”。知房州,或言华阴人张元走夏州,为元昊谋臣。诏徙其族百余口于房,几察出入,饥寒且死。希亮曰:“元事虚实不可知,使诚有之,为国者终不顾家,徒坚其为贼耳。此又皆其疏属,无罪。”乃密以闻,诏释之。老幼哭希亮庭下曰:“今当还故乡,然奈何去父母乎?”遂画希亮像祠焉。迁京东转运使。潍州参军王康赴官,道博平,大猾有号“截道虎”者,殴康及其女几死,吏不敢问。希亮移捕甚急,卒流海岛;又劾吏故纵,坐免者数人。数上章请老,不允,移知凤翔。仓粟支十二年,主者以腐败为忧,岁饥,希亮发十二万石贷民。有司惧为擅发,希亮身任之。是秋大熟,以新易旧,官民皆便。于阗使者入朝,过秦州,经略使以客礼享之。使者骄甚,留月余,坏传舍什器,纵其徒入市掠饮食,民户皆昼闭。希亮闻之曰:“吾尝主契丹使得其情使者初不敢暴横皆译者教之吾痛绳以法译者惧其使不敢动矣况此小国乎?”乃使教练使持符告译者曰:“入吾境,有秋毫不如法,吾且斩若。”取军令状以还。使者至,罗拜庭下,希亮命坐两廊饮食之,护出其境,无一人哗者。希亮为人清劲寡欲,不假人以色,自王公贵人,皆严惮之。少与蜀人宋辅游,辅卒于京,母老,子端平幼,希亮养其母终身,以女妻端平,使同诸子学,卒登进士第。
节选自《宋史》
注释:于阗,古代西域王国,中国唐代安西都护府安西四镇之一。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吾尝主契丹/使得其情/使者初不敢暴横/皆译者教之/吾痛绳以法/译者惧/其使不敢动矣/
B.吾尝主契丹/使得其情/使者初不敢暴横/皆译者教之/吾痛绳以法/译者惧其使/不敢动矣/
C.吾尝主契丹使/得其情/使者初不敢暴横/皆译者教之/吾痛绳以法/译者惧其使/不敢动矣/
D.吾尝主契丹使/得其情/使者初不敢暴横/皆译者教之/吾痛绳以法/译者惧/其使不敢动矣/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幼孤指小时候父亲去世,“孤”在现代汉语中指父母双亡,而古文中多指幼年丧父。
B.闾泛指门户、人家,中国古代以二十五家为一闾,“闾阎扑地”指富庶人家众多。
C.立生祠是古代民俗,百姓为活着的官员立祠奉祀,借此表达对官员的感激与崇敬之情。
D.请老,指古代官吏请求退休,表示此意的词语还有“致仕”“乞骸骨”“移病”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希亮为人宽容大度。他十六岁准备拜师求学时,哥哥故意刁难,他并没有因此记恨,而是在学业完成后教导哥哥的孩子求学。
B.陈希亮敢于声张正义。王康在上任途中遇到恶霸,被殴打几乎丧命,官员们都不敢过问,而希亮不畏强暴,终将恶霸流放并惩治了官吏。
C.陈希亮勇敢承担责任。他在凤翔做官时,发生饥荒,他果断拿出十二万石粮食借给百姓,主动承担了擅自动用官粮的罪责。
D.陈希亮真诚善待朋友。朋友宋辅去世,陈希亮照顾朋友年迈的母亲并为其送终,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宋辅之子。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元事虚实不可知,使诚有之,为国者终不顾家,徒坚其为贼耳。
(2)希亮为人清劲寡欲,不假人以色,自王公贵人,皆严惮之。
参考答案
4.D
5.B (“闾阎扑地”指房屋众多,市集繁华。“闾阎”泛指平民)
6.C (原文是有司担心害怕以擅自动用官粮获罪,并没有真正获罪)
7.(1)张元一事是真是假还不知道,假如真有其事,做大事的人最终不会顾及自己的家,这样做反而坚定了他从贼的决心。(“使”“诚”“徒”各1分,大意2分,共5分)
(2)希亮为人清正刚直,私欲很少,不给人好脸色,从王公贵人都很怕他。(“清劲”“假”“惮”各1分,大意2分,共5分)
参考译文
陈希亮字公弼,他的祖先是京兆(首都周围地区)人。希亮幼时丧父,爱好学习,16岁时,准备拜师求学,他的兄长故意刁难他,派他去收取三十多万的借款利息,陈希亮把借钱人都召集来,烧掉债券后离去。学业完成后,就召见兄长的儿子陈庸、陈谕让他们学习,后来都考中了天圣八年的`进士。乡里人称他们所在的里闾为“三俊”。陈希亮任房州知县时,有人告发华阴人张元逃往夏州,做了元吴的谋臣。诏命将其家族百余人迁到房州,监管出入,饥寒将死。陈希亮说:“张元一事是真是假还不知道,假如真有其事,做大事的人最终不会顾及自己的家,这样做反而坚定了他从贼的决心。这些人都是关系疏远的亲属,无罪。”就密封上报,诏令释放。张元老幼亲属在陈希亮院中哭着说:“现在我们应该回故乡了,但怎么舍得离开你这样的父母官?”于是画了陈希亮的画像祠祭。升迁京东转运使。潍州参军王康赴任,路经博平,绰号“截道虎”的恶霸殴打王康和他的女儿几乎致死,官吏不敢过问。陈希亮发文火速追捕,结果将恶霸流放海岛;又弹劾官吏故意放纵,数人被罢免职位。多次上奏请求告老退休,未获允许,调任凤翔知府。仓中粮食可供十二年之用,管事的官员担心会霉腐,发生饥荒,陈希亮拿出十二万石借给百姓。有司官员担心害怕以擅自动用官粮获罪,陈希亮亲自负责此事。当年秋天大丰收,以新换旧,官民两便。于阗使者入朝,经过秦州,经略使以宾客礼仪接待。使者十分傲慢,停留一个多月,毁坏宾馆的器物,放纵手下入街市抢掠饮食,百姓白天紧闭门户。陈希亮听后说:“我曾经负责接待契丹使者,知道情况。使者起初不敢横暴,都是译官教唆的结果,我依法严惩,译官害怕,使者不敢妄为了。何况这么一个小国?”于是就派教练使持信符告诉译官:“到了我的管辖地,有一丝一毫不依法,我将斩你。”并拿着军令状回来。使者来,在庭院罗拜行礼,陈希亮让他们坐在两廊吃喝,护送出境,没有一人敢喧闹。希亮为人清正刚直,私欲很少,不给人好脸色,从王公贵人都很怕他。少时和蜀人宋辅交往,宋辅在京去世,母亲已经年老,儿子宋端平尚且年幼,陈希亮为其母养老送终,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宋端平,让他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求学,后来考中进士。
陈述古密直,知建州浦城县。富民失物,捕得数人,莫知的`为①盗者。述古绐②曰:“某寺有一钟,至灵,能辨盗。”使人迎置后阁祠之③。引囚立钟前,谕曰:“不为盗者摸之无声,为盗者则有声。”述古自率同职④祷钟甚肃,祭讫以帷⑤围之。乃阴使人以墨涂钟。良久,引囚逐一以手入帷摸之。出而验其手,皆有墨,一囚独无墨,乃见真盗——恐钟有声,不敢摸者。讯之即服。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三》)
【注释】
①的:确实,真正。②绐(dài):欺骗。③后阁:我国古代一组建筑中位于最后的楼房,常作游息、远眺、供神佛或藏书藏物等用。祠:供奉。④同职:同事。旧社会指同在一部门作官的人。⑤帷(wéi):布幕。
【译文】
陈述古密直,曾掌管建州浦城县。有家富户丢失了一些财物,(告到官府,)捉住了几个人,但不知道谁是真正的小偷。陈述古就欺骗他们说:“某寺里有一口钟,极其灵验,它能把真正的盗贼辨认出来。”于是,陈述古就派人把这口钟迎到县府衙门放到后阁供奉着。接着,他把囚犯们引来站在钟的前面,当面告诉他们说:“没有做小偷的摸这钟就没有声音,做了小偷的一摸就会发出声音。”陈述古亲自率领同事们向钟祷告,态度非常严肃,祭祀完毕后用布幕把钟围起来。然后暗中派人用墨汁涂钟。很长时间之后,带着那些囚犯一个个地把手伸进那布幕里去摸钟。他们把手从布里伸出时,陈述古就检验他们的手,只见他们的手上都有墨迹,独有一个人的手上没有,于是真正的小偷显露出来了——他是担心摸了钟会发出声音,所以不敢摸的人。经过审讯,这个人就承认了。
【阅读训练】
1.解释:
(1)知(2)至(3)盗(4)阴
2.翻译:
(1)使人迎置后阁祠之。
(2)乃阴使人以墨涂钟。
3.陈述古智辩盗者,是因为他抓住了盗者________的心理。
【参考答案】
1.(1)主管(2)极其(3)暗中,暗地里(4)小偷
3.做贼心虚
阅读《强弱之辨》原文译文及答案
强弱之辩
夫强不自强,因弱以奉①强;弱不自弱,因强以御②弱。故弱为强者所伏,强为弱者所宗,上下相制,自然之理也。然则所谓强者,岂壮勇之谓耶?所谓弱者,岂怯懦之谓耶?盖在乎有德,不在乎有力。夫金者,天下之至刚也;水者,天下之至柔也。金虽刚矣,折之而不可以续;水虽柔矣,斩之而不可以断;则水柔能成刚,金刚不辍③其弱也。
(选自唐。罗隐《两同书》)
[注释]①奉:尊重。此指陪衬。②御:支配,此指显出。③辍(chuò):停。此指消除。
[文言知识]
“然则”及其他。“然则”在文言中是个固定词组,相当于“既然(这样),那么……”,上文“然则所谓强者,岂壮勇之谓耶?”意为既然这样,那么所谓强者,难道说的只是健壮勇敢的人吗?又,“虽然”,相当于“虽(这么说),然而……”,如“虽然,其事有本有原”,意为虽这么说,然而那事情还有本源。又,“于是”,相当于“在这个时候”,如“于是暴雨,人皆避之”,意为在这时候突然下雨,人们都躲雨了。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夫________②宗________③金________④至________
2.翻译:岂怯懦之谓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的基本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
强的不是自己很强,由于依靠弱陪衬出它的强;弱的不是自己很弱,由于依靠强显出它的弱。所以弱被强制服,强被弱推崇,彼此互相制约,这是自然的道理。既然这样,那么所谓强者,难道说的只是健壮勇敢的人吗?所谓弱者,难道说的只是胆小怯懦的人吗?可见在于有德,不在于有力。金属是天下最刚强的;水是天下最柔软的'。金属虽然刚强,折断它却不可以续接;水虽然柔弱,斩断它却不可以使它断开;那么水的柔弱能成就它刚强的一面,金属的刚硬不会消除它柔弱的一面。
【参考答案】
13、强弱之辩
1.①句首发语词,无义②推崇③金属④极2.难道说的只是胆小柔弱的人吗?3.强与弱是相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