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尤其是在作文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记叙文,记叙文的六要素是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原因、结果等。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记叙文呢?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这里是漂亮的编辑帮家人们收集整理的高考满分记叙文范文(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这样一种称谓叫做记忆,有这样一种群体名字叫做旧书。我绝非什么收藏家,也绝非集邮那般的爱好者。
我只是纯粹的喜欢书,因此离不开书。喜欢书,自有那满架的书橱可以例证。喜欢书,喜欢在字里行间品味,捉摸。喜欢书,也自然喜欢买书,可不管有多少书,在书橱最不起眼的一角,始终都放着几本并不起眼的旧书。
书已经很老了,纸张也已经开始有些微微发黄,连封皮上的出版日期也已有些斑驳,只是知道,这里面“年龄”最小的一本也决计不会比我年轻。可那的确不是我的书,我又未尝去过旧书摊淘宝,或许,那里今后会成为我一个顶重要的去处。
那些书,都是上一辈的人留给我的,承载着他们那一代人的心灵寄托。我的书,就在那几本书的旁边,比那些稍稍年轻了十几年韶光,它们是我长大后自己买的。我的旧书,总是翻旧的。
当我终于翻开旧书,看着那相识的话语,望见那点缀于其间的笔画,也给我以性灵的迷醉。有些章节我也注解的密密麻麻,让我也顿时豪气一生,直欲与文章比一比,看谁的字更多一些。正是一个人,启开书。只细望那些写下的字,回首当年的时刻,许久不见,仍带有那几分犀利;再细细品味当初写下的话语,有的似乎我已不大同意,略显幼稚,不成熟,那是如今成长的标志。我拿起笔来,不时地勾画涂抹着什么。
有时它们也会给我以启示,当初的某些观点,我或已忘记,今日又重拾,大有茅塞顿开之感,好不痛快。重读旧书,特别是一本好书,在我看来,与其说是记忆的回归,毋宁说是对于情感的再一次冲击,这种情感的冲击一般是第一次读最为强烈,但每一次重读都会有不同的新的感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话绝非空穴来风。手握一本旧书,就好像抓住一个幸福。而今,这个幸福感还在不断的扩大:在墙角书橱里,翻旧的书还在不断的加入,溢满整个空间,直至“流”了出来。
一、精心拟题
画面组合式记叙文如果能针对文章的一个个片段拟写一个精彩的小标题,就能避免了数字式呆板、无生气的缺陷,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使文章富有文学特色,又解决了片断独立性的问题,同时又能呼应题旨,显得脉络清晰。高考作文的满分佳作中,就出现了不少小标题精巧新奇,内涵丰富,充满诗情画意的好标题。如满分作文《一步与一生》作者巧妙用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中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分别作为几个片段的题目,使文章不仅具有美感,而且充满诗意。再如优秀作文《感受中学生活》作者精心设计了三个小标题“紧张:生活的旋律”“牢骚:生活的小夜曲”“希望:生活的狂想曲”从三个方面写出了高三学生特有的紧张和辛苦,也写出了高三学生特有的兴奋和希望,表现了当代中学生的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
二、巧妙选材
由于画面组合式记叙文不像一般记叙文那样展现完整的故事情节,因此,选材时只要能抓取生活中的精彩瞬间或几道靓丽的风景线让读者敏锐洞察和尽情领略生活中的美与丑即可,为此,我们在选材时要善于捕捉生活中异彩纷呈的动人画面,使题材更具典型性和形象性。又因为此类文章的画面展现不能只停留在一个层面上,因此,要求选材还有多角度,力求立体的、全方位的反映主题。优秀作文《失落的文明》出众之处就在于作者个性化的视角和独特的选材。作者选取了现实生活中的三组镜头来观照现代文明的冲击、碰撞和消失。第一组镜头从出行的角度落笔,写出了现代文明带来的种种问题。第二组镜头从“家庭”的角度,写出了对亲情消逝的无穷哀叹。第三组镜头从“吃”的角度,写出了传统文明的消失和现代文明的崛起。作者选材新颖独特,很好反映出了文明交替和发展的生动轨迹,写出了时展给作者带来的困惑和思考。
三、合理布局
因为此类作文具有形式美的特点,其层次清晰,结构匀称,因此就非常注重结构上的合理布局。要使文章层次清晰,就要注意几个片段之间的内部逻辑。按照逻辑关系,此类文章常有以下几种布局形式:①纵向结构。这种结构以时间为序来截取生活中的几个横断面从而反映和表达主题的。如作文《沉默的父爱》作者以时间为序,精选了6岁、16岁、昨天和今天四个特写镜头,把“沉默的父爱”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生动感人,形式上另人耳目一新。②横向结构。这种结构所描写几个片段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如满分作文《酸甜苦辣说高考》作者分别以“酸”“甜”“苦”“辣”“咸”为小标题,并分别从这五个方面有声有色地写出了对高考的感悟和体会。文章感情真挚,结构完整。③递进式结构。几个片段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如高考优秀作文《怀想天空》作者摄取了三组镜头“一个人的天空”“三个人的天空”“一群人的天空”层层深入,从而很好阐释了“爱”,即天空这一主旨。另外,要是整个文章的结构匀称,就要注意几个片断篇幅基本相当,不可有大的悬殊。
我们的相识源于网络这个虚幻的世界,在QQ上我们无所不谈可以说是知心朋友吧,他的家离我家并不是很远,但我们却从来都没有见过面。而我们的相遇却是如此的巧合。
那天和朋友出去玩完,在车站等公交车的时候我发现旁边的一个男生好眼熟便一直盯着他看,他似乎感受到了我的目光也抬起头来看我,我便立马把头低了下来,并给他发消息说:我刚才在车站看到了一个和你好像的人。他回复我说:是么?这么巧我也是。我扭过头看他,两道诧异的目光交汇在了一起。带着惊讶我知道了他和我坐同一辆公交车,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的,还互换了手机号。
我们认识好几个月了,他每次都会在晚上十一点多给我打电话,第二天早上我会告诉和我一起上学的死党,说:他昨天晚上又给我打电话了,我们聊了多长时间。渐渐的习惯了他每天给我打一个电话,有一次他没有给我打电话,我的心里就感觉少了点什么,突然发现我似乎喜欢上他了。
后来我向他表白,他并没有答应,原本以为我们再也不会说话了,但事情的发展总是那么出人意料,在他生日那天他对我表白了,惊讶、激动、不敢相信各种情绪都冲了出来,我愣了。这时听见旁边的朋友在那喊着答应他!答应他!我才反应过来,我答应了他。
他说:在我对他表白之前就喜欢我了,没答应是因为他想在他生日这天给我个惊喜。我永远记得那一天,那么的刻骨铭心。
我们在一起了几个月,有一天他打电话突然对我说出了分手,原因是他家长去别的地方做生意,他要转到外省上学去了,还没有等我说话就把电话挂断了,只留下了电话那头滴滴滴的声音。电话那头的他声音是那么的好听,说出的话却是如此残忍。心似乎在流着红色的眼泪,那天下雨了,仿佛是连老天也在为我哭泣。
那天之后我试图再去联系他,却怎么也联系不到他,QQ也被他删了,他仿佛他从来没有在我的世界里出现过,消失的无影无踪。
距离分手到现在已经快一年了,对于他的感情也变淡了,但每次想起他心还是会隐隐作痛,他的爱就像是一场梦,可却有着真实的痛。
他曾对我说过:如果没有我拉着你过马路你迟早会被车撞死,你过马路从不看两旁的车。而我总是对他说:你不就在我旁边么?我用不着看车。如今过马路没有人再牵着我的手,而你又在哪里?何时才会再次牵起我的手?
在不同城市不同地点的我们还会在某一天在某个路口和我相遇么?那时我们会握住起彼此的手还是各自的手上都有了另一双手?
如果可以,我想和你一起在雨中漫步,和你一起在公交车站偶遇一次,那时的我一定毫不犹豫握住你的手永远不放开,一起携手到老。
这是我亲见的一幕。晚上,他又一次被家人撵到过道里吸烟了。窗外,星光和灯光闪烁,夜风从窗口吹进来,张叔叔顿觉全身清爽。
他悠闲地吸着烟,那淡蓝色的烟雾在他头上缭绕着。突然,他感到一阵气闷,气管里好像有虫子在爬,憋得他满脸通红,继而是一阵剧烈的咳嗽。他全身都在抖动,那咳嗽声很响,几乎满楼都听得见。张叔叔艰难地喘着,过了好一会儿才渐渐平静下来。此刻,他耳边响起一个尖厉的声音:“再不戒烟,别回屋了,我看你是不要命了!”张叔叔手握烟斗,他回忆起自己吸烟闹出的笑话,感到惭愧……
去年秋天,有一天他在家犯了烟瘾,一找烟斗不见了,他猜想:一定是让家人给藏起来了,吵闹了一阵,任凭妻子怎样解释,他就是不信。第二天早上,邻居给他送来了烟斗,他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前一天晚上搓麻将时吸的是香烟,烟斗丢在邻居家了。
还有一次,他去参加朋友儿子的婚礼,酒喝多了,回家后坐在沙发上吸烟,不知不觉竟睡着了,烟斗掉在地毯上把地毯烧了个洞,幸亏被女儿发现了,才没酿成大祸。事后,他真有点后怕呢,于是又发誓戒烟,可没过两天,他的烟瘾又犯了……
张叔叔从回忆中清醒过来,他伫立窗前,望着窗外美丽的夜景,想到今后的日子还长着呢,为什么总跟自己过不去呢?他将烟斗端到眼前,心中说:烟斗呵,烟斗,你把我害得好苦哇!难道我的小命真的交给你了?张叔叔一发狠,眼一闭,顺手将烟斗扔到窗外。他睁眼一看,烟斗不见了,心中一阵慌乱,像丢了魂似的,他后悔了,立即飞身下楼,幻想把烟斗接住,怎么可能呢?
一、开篇点题向“明”
江苏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曾经在其高考作文专题讲座中讲过,记叙文写作要像“二锅头”,不要像“碧螺春”。二锅头不算是好酒,但是味道浓烈,一口饮下,酒意翻滚;碧螺春是名茶,但需要慢慢细品,才能感觉到香醇。记叙文作为叙事性较强的文体,在开篇就应该将文章的题旨揭示出来,而不应该追求所谓的委婉含蓄。记叙文写作开篇点题要直接明了,给读者一个鲜明的指向,让读者明了叙事与题旨的关系。如《感动就在你身边》一文,作者就深谙开篇点题向“明”之道:
正如在水里自由嬉戏的鱼儿常常疏忽了身边的水流、在天空自在飞翔的鸟儿常常忘了周围的空气一样,我们是否也因为忙碌和粗心而淡忘忽视了身边不经意的感动呢?感动就在你身边,需要潜心寻觅和默默珍重。
作者在开头以鱼儿、鸟儿忽视常见的水和空气作类比,揭示了我们也常常忘记品味、珍视身边不经意的感动,点出文章的题旨,开门见山,形象鲜明。
二、叙述描写向“情”
记叙文主要以叙事为主。记叙文的叙述和描写除了要符合客观事实外,特别要融入情感。正如白居易所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记叙类文章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所在。记叙文切忌就事论事,在叙述中不带任何感情地交代事情经过,而应该借助环境、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细节描写,熔铸人物情感于细节事件中,才能真正让记叙文耐读、耐品,才能散发出感动的气味。如文中作者这样来叙述:
漆黑的夜色笼罩着整个城市,只有街道旁的路灯散发着圈圈光晕,为这个夜晚添了几许光亮,却依旧掩盖不了那无边的黑暗。凛冽的寒风从身边掠过,消失在前方无边的黑暗中。
这段细节是环境描写,为下文作者的“霉运”铺垫了相衬的环境氛围,下文的叙述就显得非常自然:
我推着破胎的电动车,顶着寒风向前缓慢移动:哎,怎么会这么倒霉!放学被老师留下“喝茶”,原来一起回家的好友有事先走,车骑到半路居然破胎,怎么什么事都赶在了今天?想着想着,一阵凄凉的感觉涌上心头,泪水充满了眼眶。抬起头不想让泪水滑落,却发现朦胧的月光也如此凄冷。不争气的泪水滴在手上,在灯光下闪烁着。
四周一个人也没有了,地面上只剩下了我孤单的身影,无休止地变长、变短,踽踽独行。路旁凋零的树枝在风中摇曳着,在地上投下参差婆娑的影子,不停摇晃,仿佛也在讥讽我的霉运……
这段叙述综合了动作、神态、心理、环境等细节描写,并没有多用笔墨去写作者遭遇怎样的霉运及遭遇霉运的详细过程,而是通过细节突出对作者情感的描绘、烘托,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自然读起来有滋有味。
三、情节设计向“巧”
记叙文的情节切记不能平铺直叙,看到开头就能猜到结尾,而应该有所设计,设计出波澜起伏的情节,在“巧”字上下功夫。可以通过误会法、巧合法,欲扬先抑、欲抑先扬,设悬念、埋伏笔等,将情节巧合化、曲折化,激发读者的阅读期待。如此文,作者紧接上文进行了这样的转折描写:
突然,后背被人轻拍一下。惊讶地转过头,竟然是一起回家的好友,她骑在车上,冲我微笑着。当她看到我满是泪痕的脸时,一丝担心爬上了她的眼睛。她把车架在路边,转过身来轻轻为我拂去脸上的泪珠:“怎么了,放学的时候不还好好的吗?”“没事的!”我想挤出一个笑容,可挤出的却是一滴滴泪。她轻轻拥住我:“不想说就不说了吧,不哭了,我们回家!”于是,我的影子不再孤独,同路朋友相伴,一路笑声一路歌……
她送我到楼下,才匆忙离去。看着她离去的背影,一阵感动涌上心头。转过头正想上楼时,开门的声音传来,原来母亲一直在等我。
应该说,作者的描写很细腻,情节设计一开始虽然也有转折,但还在正常的理解范围,正当我们以为这就是作者所有的情节设计时,作者突然写到母亲一直在等我,就这么一个情节却独具匠心,原来前文对同学的感动情节的描写是为了衬托母亲。同学等我的感动我已经了然、感受到,那么母亲无数个晚点等待呢?
四、结尾提升向“深”
记叙文的结尾是提升文章思想、深化文章主旨内涵最为重要的地方,可以说一个好的结尾是文章最大的亮点,一个糟糕的结尾则足以毁了整篇文章。记叙文结尾关键在写出深意、写出力度。如文中作者结尾这样写道:
我不是孤独的,因为感动就在身边;我将不再孤独,因为我已学会感动。
这个结尾要言不烦,很简洁,却将感动就在你身边的寓意揭示得很清晰,不是“感动在身边”,而是要学会发现、感悟、珍惜身边的感动。
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结合议论和抒情,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从形式上看,新闻、通讯、特写、传记、访问记、报告文学、回忆录、童话、寓言、散文、小说等都可以归入广义的记叙文范畴。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看,在阅读试题中,记叙文阅读的试题是最普遍、最广泛的,题型的设计角度也比较开阔、丰富,相对来说所占分值也较多。
纵观近年的中考语文试题,中考记叙文阅读命题趋势较为明显。内容上,试题将更加贴近新课标的阅读目标要求。整体阅读的考查比重仍会不断加强,选材的内容会呈现出更丰厚的文化内涵、人文素养。综合性、探究性的试题越来越引起重视;学科知识的交叉、综合和渗透,肯定有所体现。选材上,阅读材料由课内向课外继续延伸。由于语文课程标准突出地强调了文学作品的欣赏与评价,文学作品的阅读材料与试题呈增多的趋势。题型上,传统的题型仍有保留,新的题型有所体现。主观性试题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 有可能完全取代客观性试题的趋势。关注考生知识与能力,关注体验和感悟,体现阅读个性。对文章整体感知、理解、领悟以及考查学习方法、表述阅读心得的创新型试题将增多,且更具开放性。应注意的是,对文章的思想感情的把握将会呈现出更大的灵活性、开放性;对文章写作特色的考查将会更灵活;对学生语言的表述、思维的创新等方面的要求将会更高。
【考点解析】
1 把握记叙的要素。阅读记叙文,把握记叙的要素,是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和关键。对于时间和地点要素的把握,一要注意连续的时间和地点的整体过程,找出(☆)这些时间的内在联系;二要注意背景知识,把时间、地点要素与时代背景联系起来。分析人物要素,要弄清各个人物之间的主次关系,弄清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各自在文章中的作用。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是阅读记叙文的基础,真正地把握事件这个基本要素还包括挖掘事件的意义,理解它们与主题的密切关系。记叙文的各个要素在文中各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彼此间又有着密切联系。阅读时,一定要注意这种联系,防止片面、孤立地分析某个要素而忽视其他。同时还要注意,分析记叙要素应当与对主题的理解结合起来。
2 辨析记叙线索。记叙文在组织材料时,无论运用哪一种记叙方式,都必须将材料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因此优秀的记叙文都有一条清晰的线索。或者以时间的转移、空间的变换、思想感情的发展为记叙线索,或以具体的问题、物品贯穿全文。阅读时抓住了统领全篇的线索,就能对文章的结构条理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因此,把握记叙的线索也是记叙文阅读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想准确地把握记叙的线索,首先要吃透原文,弄清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事件的来龙去脉。在此基础上,分析各个材料之间的联系,揣测这些材料是凭借什么联系在一起的。弄清了材料的有机联系,也就找到了文章的线索。
3 理清记叙顺序。记叙文以写人记事为主。为了表达主题思想的需要,对记叙的材料必然要做一个主从、先后、详略的安排。记叙人的活动和事件的过程,可以按照时间先后或事件发展过程来写;也可以打破事物本来的发展顺序,把最后结局或发展过程中某一突出事件提到前面先写,然后再回过头来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叙述;也可在叙述过程中,暂时中断,插入另一段与中心有关的内容,然后继续进行原来的叙述。这就形成了记叙文的顺叙、倒叙、插叙等几种叙述方式,成为记叙文体的一个特点。阅读记叙文,把握住文章记叙的顺序,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才能获得较好的阅读效果:一是分辨文章记叙的顺序类型;二是思考文章为什么要运用这样的顺序。
4 理解记叙文中描写、议论和抒情的作用。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但还常常辅以描写、议论、抒情。描写、议论、抒情的运用能使文章文情并茂,使所记叙的人物血肉丰满,栩栩如生,使所写事件细致生动,文章的思想感情更鲜明突出。阅读记叙文,理解文中的描写、议论和抒情的作用,是我们把握全文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重要途径。描写是对人物、事件和环境等所作的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绘与刻画。在记叙文中,叙述和描写往往是相辅相成的,两种手段缺一不可。描法运用得好,能使人物、事件和景物再现得栩栩如生,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记叙文中的议论,一般是先叙后议,使读者提高对所叙事物的认识,增强文章的思想深度;也有先议后叙,使读者很快进入对将要叙述的事物的思考,引起对下文的密切注意。有些记叙文中,作者不直接对所写的事物发表议论,而由文章中某个人物去发表议论,作出评价。记叙文中的议论目的都是为了直接点明和加深所写事物的意义,其中有的议论就是文章的中心意思,起着统领全文的作用。因此阅读时对记叙文中的议论要细加揣摩,注意它与叙述、描写的关系,它在文章中的作用。记叙文中的抒情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作者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阅读时只有把产生这种感情的依据掌握之后,才能更加深刻地受到感染。还有一种是寄情于人,寄情于事,寄情于物,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感情,阅读时要注意在情景交融、情事结合的内容中去接受和感染美的熏陶。
5 分析和体味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记叙文中的关键性词语,是指那些有助于揭示文章中心思想、包含着深刻思想意义的词语。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引用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正确分析和体味记叙文的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有助于我们把握文段的意思和全文的主旨。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的作用可从两个方面分析:从结构上,常起承上启下(过渡)、总领下文、总结上文的作用;从内容上,常有开篇点题、设伏笔、作铺垫、深化中心、点明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关于关键性词语和重点语句的分析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着手:一要结合特定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二要注意词语的感彩,判断词语的特殊含义;三要注意句中的言外之意;四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句子的深层含义。生动、形象是记叙文语言的特点。揣摩记叙文的语言除了要注意上述问题外,还要从其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方面去分析、体味。
6 探究、欣赏文本内容与艺术特色。探究能力,是立足于文本,又超越文本的阅读能力。这类试题的特点往往是要求在阅读中,对于作品的内容和写法敢于做出自己的判断,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等。它可以是对文章内容(主题、观点、人物、情感等)进行多元化的解读,进行有创意的表达;也可以立足文章内容,联系自然、社会生活与自我,就某一方面发表自己的创见;还可以对文章质疑,与作者对话,敢于就文章内容发表自己的疑问、意见或建议。解答时要注意的是,探究要在“吃透”语段的前提下进行,观点的创新要联系现实,质疑对话要言之有据。欣赏是阅读的最高层次,是阅读能力的顶点。当然,中考只是要求对作品进行一些初步的欣赏,主要是欣赏作品的情感、形象和语言。在阅读过程中,要结合作品内容,能够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能够分析作品形象的特点和作用,能够分析出语言的表现力及特点。
【备考策略】
一要注重提高阅读能力。对于记叙文阅读的备考首先在于一个“读”字。没有一定的阅读,不会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也不会有灵敏的语感能力。所以,要多读一些典范的、文采优美的记叙文。读得多了,自然而然地就使自己获得了较强的语言感受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记叙文教学;教学策略
高中记叙文的写作应该始终围绕着生活开展,以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关键,紧密贴合记叙文的特征,让学生能够细心关注日常生活与学习,不断的提升观察与发现能力,从而同时改善学生的写作能力与人格个性。在高中记叙文的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写作水平,开展相应的写作指导,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掌握写作技巧,将记叙文中的事物、人物都刻画的栩栩如生,真实再现,从而最终实现作文写作技巧与精神的共同成长。
一、 高中语文记叙文写作的要求
1. 实现学生个性的发展
高中记叙文写作必须从生活的历练中获取写作素材,仔细观察生活中的细节,累积丰富的生活素材,再通过选择恰当的文章立意与构思将其表现出来。高中记叙文不单单体现了学生在身体、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形象,同时还能够引导学生养成较高水平的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因此可以看出,高中语文教学不单单要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的发展,同时还要满足学生的个体的发展需求。
2. 强调自主写作的进行
学生主动自觉的进行写作训练是完成记叙文写作的根本基础,在记叙文的写作训练中只有学生愿意自己去进行训练,才能够获得显著的提升。因此,教师要强调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让学生从厌恶写记叙文转变为对写记叙文充满期待。当学生有了自主学习意识的时候,才能够实现有效教学的需求[1]。
二、 记叙文的类型与教学策略
1. 记叙文的类型
记叙文是众多文体中的一类,主要是描述生活中存在的人物、事物、景象等现象的作品,其是一种直接反映生活的形式,能够真实的告诉读者人物、事物、景象的原本形态,读者读到记叙文作品就犹如回到当时情景一般。根据记叙文的社会功能来进行分类,其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分别为更加注重实用价值以及更加注重审美价值的两种形式。更加注重实用价值的形式包括传记、消息等;另外一种更加注重审美价值的形式包括小说、寓言等。根据记叙文的内容来进行分类可以将其分为以人为主、以事为主以及以景为主的记叙文。以人为主的记叙文主要是对人物的形象、行为、神态等进行刻画,从而传递人物形象,体现作品主题;以事为主的记叙文主要是对事件进行叙述,涉及到时间、地点、人物等环节,着重描写事件的发生、经过与结果;以景为主的记叙文主要是通过描绘景物来寄托情怀与情感,将作者的思想感情融入于景物之中,借物言志[2]。
2. 记叙文写作教学策略
(1) 记事类记叙文的教学策略
记事类型的记叙文最为主要的就是完整、真实的还原事情,将所发生事情的缘由、情节与结果一一阐述出来。在记事类记叙文的写作过程中整个事情是文章的重点,事情中涉及到的人物、景物、环境等因素都只能围绕着事情的发展而变化[3]。很多高中生在进行记事类记叙文的写作过程中事情描述的没有连贯性与逻辑性,十分零散,时常呈现过于简略与嗦的情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怎样将完整的事情阐述出来,避免过于嗦,怎样完整的呈现事情的状态,进而组成规范的记叙文。
(2) 写人物类记叙文的教学策略
写人物类型的记叙文主要是针对人物进行深入的刻画,将人物丰满的形态充分的刻画出来,让人物能够有血有肉,并且富有鲜明的个性。要体现人物的特征与个性首先自然是要对人物的行为与活动进行刻画。因此,在进行人物类型的记叙文写作中除去必要的陈述交代外,还要让文章中的人物多一些活动,让其在行为中展示自己。将一些必要的交代与介绍,通过人物的行为来展示出来,例如可以从形象、行为、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进行刻画。例如,有一位学生在进行人物类型写作的时候,以他的同班同学小敏为例,其整篇文章材料薄弱,对人物的刻画较少,大多数都是用叙述的角度来进行写作,并且写的都是小敏平时在班级上的缺点,没有涉及到小敏的优点。教师可以以此篇文章为例,指导学生在写人物记叙文的过程中要全面的剖析人物,不能只单单写出人物的一面,而是要将人物的复杂性体现才出来;同时,避免使用过多的陈述型语句,而是更多的通过所刻画人物的形象、语言、行为等方式流露出来。教师选择该位学生的原稿进行修改,将指导学生的理论化为实践,让学生了解怎样才能够做到将人物写的丰满、形象。
(3) 写景状物类记叙文的教学策略
写景状物类的记叙文主要就是针对景物在细节方面上着重笔墨,关注景物在不同时间段下,在作者不同的感情体验下所形成的特定形象。写景状物类的记叙文作者的最终目的并不是真实的描绘景色或物体,而是将情感与情怀与景色或物体融合,在借景抒情的手法上花功夫。在景物中需找寄托感情的店,将个人的情感与景物有机的融合起来。不同的作者有着不同的思想感情,其所寄托的景物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描写的手法与重点上也明显不同。景色随着作者的心情变化,心情跟随着作者的个性摆动,人各有志,物各有性。教师可以在教材中选择典型的写景状物类文章来指导学生该类型记叙文的写作,例如宗璞所著的《紫藤萝瀑布》一文就是典型的范文,作者借用紫藤萝即使历经挫折,依然生机勃勃的形态表达了不论是花还是人都会遭遇到各种不幸,但是生命是无止境的人生哲理。
记叙文是一种既可以写人、写景,又可以写事的文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论是什么类型的记叙文都需要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积累生活中的经验,将其融入到记叙文的写作中去。要显著提升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质量并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达成,其需要长时间的累积,需要对生活充满细心观察的热情,融入情感与理性,在技巧的贯彻下达到质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邸珍玉。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 (02):88-92.
[2] 周健。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基本课型探析[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0, (04):76-79.
高考满分作文记叙文:这也是一种爱
昏暗的灯火下一对父子正在吃饭,安静的饭桌上父亲面无表情,静静地吃着碗里的饭。儿子小心翼翼地观察着自己的父亲,不远处的书包里静静地躺着这次测验的卷子。79分的卷子既不算好也不算太差,但是对一向成绩优秀的儿子来说,就有点失水准了。
“这次考得怎么样了?”良久,沉默是金的父亲终于发话了。
“7……79分。”无法从父亲的语气中感受到任何感情的儿子小心回答了父亲的提问,并紧紧盯着父亲那张好像盤石般坚毅的脸。
没有表情!即使是听到儿子成绩下降的时候,那张熟悉的脸庞就像一潭死水一样波澜不惊。看到这里,儿子有些失望地低下了头,默默吃着碗里的饭。曾几何时,父亲会对自己的成功感到欣慰,会为自己的失败而感到可惜,父子俩一起高兴一起伤心,可是现在的父亲„„脸上麻木的表情,没有丝毫的感情,儿子的成败仿佛跟他没有关系一样。
多少次儿子拿着第一的成绩在父亲面前炫耀,父亲也仅仅只有一声简简单单的回应。同学们所说的进步的奖励、成功的庆祝,这一切儿子都不曾拥有。同时,同学们所说的父母对成绩下降的怒火、严厉的呵责,到了父亲这里连一个简单的表情也换不到。想到这里,儿子不禁有些神伤。
又是一阵无言的沉默,只有咀嚼下咽的声音。
忽然父亲放下碗筷,儿子有些惊喜地抬头。“你想吃些什么?我明天去买。”父亲没头没尾的话语让儿子有些惊讶,木然的回答之后,又是一阵可怕的沉默。
儿子低头细想父亲刚才的话这是在关心我吗?如此简单的话语让儿子难以抓住其中的意义。
望着父亲起身离去的背影,儿子有些茫然。看着洗碗池前父亲忙碌的背影,儿子忽然觉得有种想哭的冲动,眼泪在眼眶中直打转。也许吧,这就是父亲关心人的方式!虽然很简单,也很容易伤人,但这也是一种爱吧!儿子忽然觉得父亲的表情不再木讷了,像死水一样的父亲仿佛又增添了新的活力。儿子赶紧上前与父亲并肩站在一起,帮他洗碗。忽然儿子好像看到父亲笑了,笑得像铁树开花一样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