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以下是可爱的小编山仔为大伙儿找到的3篇河姆渡的相关文章,仅供参考。
一座枯红色仿干栏式的现代化建筑,犹如一只展翅翱翔的鲲鹏,耸立在春意盎然的宁绍平原,显得十分醒目。一块高1.8米,长6.5米的匾额,悬挂在建筑物正中,上面镌刻着题写的“河姆渡遗址博物馆”8个大字。这里正展示着距夸700。年的新石器时代的辉煌一页。
位于浙江东部、杭州湾南岸的余姚市,有一个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村落遗址,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叠压着4个文化层,厚度4米左右,据C14测定,第四文化层的年代距夸7000年,被学术界公认为是中国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被命名为“河姆渡文化”。它展示的灿烂的原始农业文化,有力地证明:长江流域与尼罗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一样,是世界远古文化的发祥地,是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又一摇篮。人类文明是以水的利用为基础而形成的,河姆渡文化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水文化”。
7000年以前的水稻灌溉
河姆渡遗址中发现太面积稻谷堆积层,平均厚度40~50厘米,总量约100。吨左右,可供400多人一年的口粮。经农学家鉴定,它是人工栽培的籼稻。在河姆渡文化遗址发现之前,中外学者一般认为亚洲稻作起源于印度,中国的水稻是由印度传来的。中日两国科学家用电子显微镜扫描等多种新技术,对河姆渡遗址出土的105粒碳化稻谷进行测试和分析,发现其中4粒是野生稻,从而证明河姆渡确实是中国稻作文化的发源地。这一发现,使我国人工栽培稻谷的历史提前了2000多年,比以往誉为世界最古老的稻谷(泰国奴奴克塔遗址出土胚早数百年。
有栽培稻谷,必有人工灌溉,最早的灌溉就是雨水的利用。
河姆渡遗址中还有170多件骨耜。骨耜用当时这一带大量存在的大象、犀牛等动物肩骨制成,中间打2孔,以绑扎棍棒(见图1)。这是一种“复台农具”。
余姚市从1 990年开始推广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成为浙江省推广这项技术最好的县市,其中动因之一就是:“等姚是河姆渡文化的发祥地,是人类最早栽培水稻的地区,作为河姆渡的传人,更有义务率先推广应用水稻灌溉的先进技术。”
人类最早的“防洪”住宅
河姆渡遗址出土了1000多件木结构建筑构件。经鉴定它是至今发现的最早的“干栏式”建筑,其中最大的一幢长23米,面积达160平方米以上。下为成排的木桩,木桩上架设纵横交错的地梁,在地梁上敷设带有企口的地板,地板距地面08~1.0米,再在地板上采用榫卯构成“半楼式”木No
从遗址出土的61种动物骨骸、20余种植物遗存可以证明,今日西双版纳的生态环境,就是7000年前可姆渡人生活环境的镜子。遗址所在地面海拔高程仅1.0~1.2米,是宁绍平原地势最低的地域。可以推知,这片由滨海湖相沉积的陆地,当时地势不会高出海平面许多,加之那时气候温湿,雨量充裕,沼泽连片,这种带有“架空层”的住宅,既可防止屋内潮湿,下大雨时还能防止洪水进屋。这是人类最早的“防洪”住宅。
5600年前的水井
河姆渡遗址发现一口挖在池塘底部木构水井,距今已有5600余年,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口水井。它是由200多根底部削尖的木桩打入地下,组成一个直径约6米的圆形栅栏桩,中间是4排密集的桩木,形成边长为2米的方形木构井,其内侧各有一根粗圆木,榫卯联接构成一个“井”字形框架,以支撑4边井壁的压力,防止排桩向井内倾倒。
不知河姆渡人是否把它叫水井,又为何在池塘底部挖上这口井。也许,河姆渡一带遇上了特大干旱,河水干了,但先民们得到启示深的地方有水!于是就在池塘底部挖掘了一个大深洞,果然挖出了水。然而,洞口的泥壁常会塌方,于是找来了树木,削去枝杈,将树干两横两直地支撑在洞口,还用一些树干插在池塘内壁,于是这个洞不再塌方,洞中的水清澈如镜。
《周易》记载“木上有水,井”,千百年来人们百思不得解,“井怎么会是木上有水呢、”正是这口方形木构井的发现,才使这千古之谜彻底揭开。也许在五六千年以前,海潮是河姆渡一带的常容,又因常年雨量充沛,暴雨、洪涝常使水浑浊而不能饮用,木井的构筑使先民饮到了洁净的水。由此可见,古井是先人净化水、讲究饮水卫生的杰作。
6000年后的今天,人们不但打井汲水抗旱,而且打-井汲油了,人们不但能在陆上打井,而且打井打到海上去了。但是,其鼻祖还是河姆渡的那口井呵!
人类最9-的舟船
在河姆渡遗址的最底层出土了6支本质船桨和1只陶舟。
桨柄和桨叶用同一块原木削制而成,长63―92厘米,木柄上刻着各种斜线组成的图案,精细美观,桨叶呈柳叶状,阻力很小,大小和形状跟现代游船的划桨很接近。7000年前的木桨,不但在我国是首次发现,而且在世界上也属首例。有桨必有船,同一遗址还出土了一只陶舟。该舟长7.7厘米,高3厘米,宽2.8厘米。两头尖,尾部微翘,侧视形1以半月形,俯视平面如梭形。舟两端有小孔,可以系缆,全舟下半部的弧形,轮廓自然流畅,可以减少水的阻力;左右对称,利于船的平稳。陶舟是实物的模仿。木桨和陶舟的出土,否定了国外一些学者关于中国古代没有独木舟,中国木船是直接从筏发展而来的观点。虽然河姆渡尚未发现完整的独木舟,但从遗址出土的独木舟的遗骸、木桨,以及从“干栏式”建筑物所反映出的木作技术,可推知河姆渡先民是能够制造出较为先进的独木舟的。独木舟的问世,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有了独木舟人类活动的范围就能扩大,可以跨越江河湖海去开拓新的天地。
独特的“工”字形地貌,使河姆渡成为宁绍平原最早的陆地
1973年6月,地势较低的罗江公社(今河姆渡镇)要在位于姚江边上的河姆渡口建造一座电力排涝站。当基础挖到2米深时,发现了一批黑色的陶片、木建筑物件以及动物骨骼。起先人们还不当一回事儿,但随着陶片及兽骨的增多,人们感到十分蹊跷:这么深的地下怎么会有这么多的陶片?公社副主任到泵站工地检查施工进度,非常吃惊,马上派人向县文化馆汇报,县文化馆立即把情况上报省文化局及省博物馆,随后在国家文物局直接领导下,考古工作者先后进行了两次较大规模的科学发掘,一处举世闻名的遗址就这样发现了。
7000年,对一个考古学家是多么怦然心动的数据。它可是比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址-―西安半坡遗址还要早呵!在河姆渡遗址发现前的漫长岁月里,辽阔的长江流域一直被拒之于中国古代文明殿堂的门外,有 而现在长江流域同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并且这一看法已成定论。
河姆渡遗址目前只发掘了2800平方米,仅是其文化堆积面积的7%。随着遗址的进一步发掘,必将发现更加丰富的文化内容,当然也一定会有非常珍贵的“水文化”内涵展现于世。
对照河姆渡的地貌特征,四明山与慈南山相横峙,是羊角尖山和乌石山从中间连接了两块山地,形成了一个大大的“工”字。河姆渡的地貌原来是一个天然的“工”字形,其促淤的功能甚至超过了人工堆筑的丁坝和顺坝。
在宁绍平原,这样的“工”字形地貌独此一处。所以,在河姆渡文化早期,河姆渡这一带特殊的“工”字形地貌使其在全新世海退初期最先成为陆地。当姚西平原还是一片浅海的时候,河姆渡已是宁绍平原上的一块“风水宝地”。而每当洪水过后,这里都是最早露出,并迅速变成绿地。河姆渡先民正是借助“工”字形高地的优势,在这里栖息、繁衍,并创造了长江流域璀璨夺目的河姆渡文化。
洪水最终将“工”字形高地冲出一个大缺口,先民被迫背井离乡
但是,这种依赖自然地理环境的原始文化毕竟是脆弱的,只能在特定的环境下达到辉煌。当生存环境逆转恶化时,它的衰落也就开始了。
全新世海退结束时形成的杭州湾喇叭口地形,使姚江平原的水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水流北排不畅,洪涝成灾。
在连续不断特大洪水的切割下,“工”字形高地终于被冲出一个大缺口,姚江完成了改道东流的剧变。这时,海水沿河道上溯,对河姆渡文化来说不啻是致命的一击;河姆渡常常经受洪水的威胁,而变成一片水乡泽国,先民赖以为生的水稻生产连遭淹没,连年减产,甚至颗粒无收。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离开这块生息了2000年之久的土地。
后来,由南京大学完成的河姆渡遗址微古、孢粉检测报告,印证了“河姆渡文化兴衰与水环境关系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
这些发现向我们勾勒出河姆渡文化南迁的轨迹。作为独立的河姆渡文化不复存在,但河姆渡文化的影响并没完全消失,河姆渡的后人仍然生活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
摘 要:中国具有五千年不间断的文化,文化的载体不仅仅只有文字更多的还体现在从古到今的艺术品。这些艺术品中,最能表现中国独特文化的非玉石莫属,这也是中国所独有的“玉文化”。河姆渡文化中发现的玉,也许并不是我们今天通常见到的制作精良的玉器,可能据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只是打磨的比较光滑的石头,但是在古人看来它们却是不可多得的精美玉器。本文通过对河姆渡文化中玉文化以及其他一些时期发现的玉文明的探讨,进而对中华文明中的玉文化开端进行探讨。
关键词:河姆渡文化、玉文化、开端
中图分类号:K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提起河姆渡,首先映入人们脑海的词语一定是“农业”、“水稻”或者是“干栏式建筑”,一定不会有人联想到玉。现今的人们说到灿烂的玉文化,肯定会想到中国。提到新石器时代的玉文化,就一定会想到良渚了。诚然,良渚出土的玉器举世闻名,但是,玉文化并不仅仅只良渚文化所独有,其他新石器文化中包含着大量为世人所忽视的玉文化。此篇文章旨在探讨河姆渡所蕴含的,通常被人们所忽视的玉文化。
一、河姆渡简介
河姆渡文化(BC5000―BC3300)是宁绍平原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而宁绍地区在河姆渡文化以后,是一种含良渚文化晚期因素的新石器晚期文化
河姆渡文化因首先于1973年在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发现而得名,近几年来已发现河姆渡文化遗址20多处,在浙江鄞县辰蛟,宁波八字桥,舟山白泉、大巨等地,都发现有河姆渡文化的晚期遗存,以宁绍平原东部和舟山群岛发现的遗址最多。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为公元前5000~前3300年。河姆渡文化的发现与确立,扩大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领域,说明在长江流域同样存在着灿烂和古老的新石器文化。
该文化目前唯一经过较大规模发掘的是河姆渡遗址,在1973~1974年和1977~1978年,由浙江省文管会、浙江省博物馆主持,进行了两期发掘。1982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姆渡遗址共分为四个大的文化层,第三、四文化层为河姆渡文化早期,第一、二文化层为河姆渡文化晚期。早期文化特征最强,最能反映河姆渡文化面貌。①早期:约前5000~前4000年。陶系简单,夹炭黑陶占绝对优势。除磨平素面外,绳纹较多,刻划的几何图案花纹和动植物图案突出。主要器形有敛口或敞口肩脊釜、直口筒式釜、颈部双耳大口罐、宽沿浅盘、斜腹盆、环形单把钵、大圈足豆、盆形甑、块状体支脚等。石器种类少,一般磨制不精,斧、锛较厚硕,主要石器工具中未见穿孔者。②晚期:约前4000~前3300年。夹砂红陶、红灰陶数量最多。前段的泥质红陶外壁红内壁黑,常施红陶衣;后段的泥质红陶表里色泽一致,很少施陶衣。沿用绳纹,出现镂孔纹饰。新出现鼎、落地式把两足异形、垂囊式。其他主要器形还有敞口鸡冠耳釜、敞口扁腹釜、牛鼻耳罐、折沿罐、镂孔豆、空腹倾斜体支脚。石器多通体磨光,出现了扁平长条石锛,穿孔石斧、长方形双孔石刀和石纺轮。
二、中国人的玉文化
玉是什么,什么是玉?玉和玉器又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礼记・聘义》载孔子曰:“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这是孔夫子从儒学理论的角度、用拟人手法阐释的玉概念。
许慎《说文解字》:“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基本上承袭了孔夫子的观点。《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说的则是用自然玉石做成的器物,以及玉器的社会功能。
中国人把玉看作是天地精气的结晶,用作人神心灵沟通的中介物,使玉具有了不同寻常的宗教象征意义。取之于自然,琢磨于帝王宫苑的玉制品被看作是显示等级身份地位的象征物,成为维系社会统治秩序所谓“礼制”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玉在丧葬方面的特殊作用也使玉具有了无比的神秘宗教意义。而把玉本身具有的一些自然特性比附于人的道德品质,作为所谓“君子”应具有的德行而加以崇尚歌颂,更是中国人的伟大创造。
我们在各个历史时期所看到的玉是不一样的,外国人眼中的玉就是没有价值的石头,他们不明白中国人喜爱玉并不仅仅是因为玉的美丽外表,更是因为中国人所赋予玉的品德。中国人讲究“君子无故,玉不离身。”玉对中国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
三、河姆渡的玉文化
河姆渡在农业、建筑等等方面的光辉掩盖住了他的另外的一大特征,就是他的玉文化。
“玉,石之美者。”《说文解字》是这样解读玉的。玉的这一定义说明翡翠等等这样的宝石一定是玉,但是玉并不一定就是翡翠这样的宝石。在古人眼中,美丽的石头都叫玉。连汉朝时的许慎都这样定义玉,更不用提处于新石器时期的河姆渡人了。
根据《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报告(上下)》来看河姆渡的四个地层中都出土了玉制装饰品。也许,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些只是些打磨的较为光滑的石头。诚然,这些装饰品不能与现今的翡翠,羊脂白玉,和田玉相媲美,但是,在当时的条件环境下,称它们为玉也并不过分。
无论是良渚文化,还是其他的新石器时期文化,以至于后世汉唐出现的精美玉器,现在看来只不过在这些、璜等等的上在进行艺术加工使其更具有观赏价值。
四、结语
马未都先生在一次讲座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有五千年连续不断的历史,我今年五十岁,像我这样年纪的人一百个加起来,就是中国历史的长度了。”马先生用很形象的话让我们对中国历史的长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河姆渡文化大致的时间为BC5000―BC3300年,据今天也已经有不短的时间了。我们的时间距离也许看上去很远,但是,我们对河姆渡文化所遗留下来的遗物却并不陌生,因为我们先进的文化是由他们延续下来的。
根据考古发现,我们今天所使用的许多生活用品都可以在河姆渡文化中找到它们的遗存。例如,夏天到了,家家户户都会用到的凉席,在河姆渡文化中也有发现。同样的,在河姆渡所发现的“玉”也许并不如我们今天所了解的那样精美,但是这恰恰说明了先民们对玉文化的态度。
当时的玉,用今天的眼光看上去也许并不起眼,但是,在当时的条件环境下是先民们从众多普通石头中挑选出的较为精美的那部分,它们也是光彩出众的。也正是因为先民们对这些“石头”的感知,对美的追求,才使得中华民族产生了璀璨而独有的“玉文化”。
参考文献:
[1] 《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报告》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8
[2] 《河姆渡文化初探》林华东。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4
[3] 《马未都说收藏》马未都。中华书局。2008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灿烂的新石器文化,因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而得名。河姆渡文化的发现与确立,证明中华文明的起源,不再局限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然而,这个曾经无比繁荣的文明最后却神秘地消失了,从此给后人留下一个难解的谜团。
震惊世界的发现
河姆渡是位于浙江省东部一个小村庄。村子的北边有一条叫姚江的大河。1973年夏天,村民们在建排涝站的时候,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石头,这些石头带有人工加工的痕迹。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吸引了众多考古队员来这里考古。
考古队员在这里进行细致的清理工作,不断有惊人的发现。他们在这里发现了一口水井、11座墓葬和3个灰坑,还有大量的陶片、石器。此外,考古人员还在距地面3米深的黑褐色的土层中,发现了大量囤积的稻谷。这无疑可以证明,居住在这里的古人类在6000年前就熟练地掌握了水稻种植技术。而这一结论,是对中国栽培稻外来说的正本清源。因为在此之前,人们通常认为中国的稻谷栽培技术来自于印度。接下来,考古人员在距离稻谷发现地不远的地方,又出土了许多骨制品。其中,有一件骨制品上面还缠着葛藤,这正是河姆渡人的生产工具――骨耜。河姆渡人就是用骨耜来种植稻谷。
接下来,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被称之为“干栏式建筑”原始房屋,还出土了几十具河姆渡人的骸骨、动物遗骸和大量的植物果实。古人类学家对出土的河姆渡人的骸骨进行了研究。经过研究发现,这些骸骨身高大约在1.63米到1.69米。面部有宽大的颧骨,眶角圆钝,鼻骨低平,铲型门齿,是典型蒙古人种的特征。
这些出土的文物向我们描绘出这样一个情景:新石器时代晚期,一个由蒙古人种构成的氏族部落生活在长江下游的河姆渡,他们从附近的山上砍伐树木,构建起了干栏式房屋,以种植水稻、采集、捕鱼和狩猎为生。
为了测定河姆渡文明的确切时期,考古工作者对河姆渡出土文物做碳十四测定,发现河姆渡遗址叠压着四个文化层。最上面的一层已有4700年;第二层有5800年;第三层和第四层距今6210年到6950年。
河姆渡遗址的发现是中国建国以来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曾多次出国展览,深深地震撼着整个世界。
消失之谜
考古证据表明,河姆渡人在这里生活了2000年,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但奇怪的是这里没有发现他们延续下来的证据。河姆渡文明为什么会神秘地消失呢?对此,考古人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以下两种说法。
环境说。人们通过考古发现,河姆渡遗址地层的堆积表明,河姆渡文化时期至少发生过两次持久的特大洪水。第一次发生在距今6000年前后,第二次发生在距今5000年前后。而对河姆渡造成致命伤害的是第二次洪水。当时,全球范围内发生了一次严重的水涝灾害。关于这次洪涝灾害的记载可见于《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西方的《圣经》上诺亚方舟的故事也是对这次大洪水的记载。这次特大洪水最后浸蚀了河姆渡――大隐之间的平地,致使姚江改道东流,海水沿河道上溯,从此河姆渡开始遭受洪水的威胁,变成了一片水乡泽国。河姆渡的先民赖以为生的水稻被淹没了,甚至颗粒无收。他们不得不开始大规模的迁徙,离开这块生息了2000年之久的土地。
外来文化入侵说。通过考察河姆渡的文化层,人们发现河姆渡遗址第一、二层文化与杭嘉湖平原的崧泽文化、马家浜文化有较多的共性,三、四层文化相对比较独立,为河姆渡文化。于是,持此观点的人认为,距今6000年前,太湖流域曾遭遇特大水灾,马家浜文化举族迁向宁绍平原,与当地文化融合后形成以马家浜文化为主、两种文化因素共存的新文化。
这两种观点,究竟孰是孰非,现在还没有定论。而河姆渡遗址无言,只是静静地观看世人为其消失之谜争执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