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整理的游园不值的诗意【优秀5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在世上有一种爱是无私的,从嗷嗷待哺到蹒跚学步,从玩耍学习到为人处世,我们健康成长的每一步都凝聚着他们无穷无尽的爱,学会感恩父母作文700字。没错,那就是父爱、母爱,我们应该学会“感恩父母”。
十多年前的某一天,父母用欣喜的笑容迎接了我的到来。从此,父母的肩上就又增添了一项新的责任——将我养育**。为了给我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他们总是那么辛苦,那么努力。从此以后,我成了家的轴心,父母既要忙着工作,又要分心照顾我,那份责任该有多重,我现在难以理解。小时候,我总把这当作天经地义,因为我不了解,也不知道父母的辛苦。
现在想起来,父母怎么会不辛苦呢?从我一来到这个世界起,大病小灾便随之而来。在我生病时,父母的脸上总是流露出忧伤的神情,放下手中的事情,立即送我去医院。病好后,对我嘘寒问暖,可以感觉到,父母那悬着的心放下了。
这个暑假,我利用闲暇时间在家中帮助父母做家务。一来减轻父母的负担,体会父母的辛苦;二来学习一些基本的生活本领,锻炼自理能力。血浓于水啊!对于父母,我们永远有道不完的谢。当我们第一次喊爸爸妈**时候,第一次**迈开一步的时候,第一次歪歪扭扭地写出一个字的时候——是父母在身边耐心地教导我们。父母,是上苍赐予我们不需要任何修饰的心灵的寄托。当我们遇到困难,能倾注一切来帮助我们的人,是父母;当我们受到委屈,能耐心听我们哭诉的人,是父母;当我们犯错误时,能毫不犹豫地原谅我们的人,是父母;当我们取得成功,会衷心为我们庆祝,与我们分享喜悦的,还是父母。
由此看来,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从现在起,学会感恩父母呢?学会感恩,是父母为我们创建了现在的幸福生活。请记住,感恩父母是我们为人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诗香盈校和合能谐”学校文化的内涵解读
乡贤陆游的诗人情怀和爱国精神,折射出的思想可以成为不可多得的教育元素,成为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发展、提高学生道德素养的教育资源。通过诵读陆游诗词,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道德熏陶和人格塑造,最终达成学生“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发展态势。因此,诗文诵读、诗香盈校应该成为学校办学文化的“根”。
“和合”语出《管子-幼官》第八篇:“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谐。”其意指民众在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的基础上互相学习、和谐融合、亲密无间、同心协力,为共同的事业努力奋斗。由于和合,所以师生素质提升,内涵创新,在原有基础上,自信进取的师生就能用自己的智慧开创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来。那么,“和合”应该成为当前学校办学文化的“魂”,因为,学校发展和则生,和则兴。
二、学校主题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措施
诗意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追求。诗的本意是真,诗的意境是情。在学校核心文化中,我们追求着一种与人真心、赋予真情的智慧启迪、唯美追求。在共同解读学校内涵文化的过程中,彼此丰富,共同完善。我们认为:学校的品质不在于规模的大小,而在于每个生命都受到尊重,每一个走进学校的人可以拥有自信、宽容和人格完整;学校的品质不在于硬件的豪华,而在于淡淡的书香弥漫,随处可以从目光所及处学习到知识、品行,在与人相处中感受彼此拥有的美好。学校品质既在于学科成绩中体现的基础和习惯,也在于操场上奔跑的速度、优美动听的歌声、劳动中灵巧的双手,还在于辩论中卓有见地的思想、富有创造性的研究和不畏挫折的超越。
(一)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营造诗意氛围,涵养审美情趣
校园文化氛围是笼罩在校园内的特殊的文化气氛和健康向上的情调。诗意的校园是美丽的,美丽的校园才有诗意。学校努力为构建“处处是教育之地,人人是教育之师;人育环境,环境育人”的诗意环境而默默耕耘。放眼四顾,学校布局错落有致,疏朗有别,校园绿化与建筑浑然一体,处处移步景异,典雅优美,宛如天然图画。古朴典雅的大型“陆游长廊”壁画,色彩斑斓具有创意的“小诗林”,充满童趣童真的“绍兴童谣阁”,明理导行的“弟子规”栏,以纪念陆游为特色的少先队队室、温馨舒适的教师“悦读吧”,每个教室黑板上固定的“赏诗园”,长廊中学生的陆游诗词配画作品的展示等等,让校园内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个角落都是风景、一草一木都成为教育资源、一砖一瓦都体现引导和熏陶,形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经典诗词是一种高尚的文化,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学生浸染在经典诗词的浓厚氛围中,必将终身受益,而城西小学也将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花园、诗园、乐园。
(二)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探讨诗意教学,享受育美经历
1.“诗意”课堂呼唤富有诗意的教师
学校鼓励教师用诗样唯美的语言演绎课堂,这就要求教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云门大讲堂”陆游早年在云门草堂读书。在这个幽静优美的环境中陆游生活、读书、思考,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一段时光。“云门大讲堂”得名于此,意在这个讲堂可以成为大家提升素养的讲堂,研修互动的平台。“诗意校园,诗化教育”主题论坛和“亲近陆游亲近诗意”的专家讲座等等活动,让老师们对“诗意校园,诗化教育”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1)青年教师诗歌队
诵诗不应该是一种单纯的教学任务,而是教师们发自内心的喜欢与分享。在青年教师诗歌队的组建过程中,学校邀请专家开展经典诗词的知识培训,从古体诗歌到现代诗歌,从诗歌韵律知识到诗歌创作技巧等多方面进行讲解,使老师们受益匪浅。
(2)诗歌创作大赛
“鉴湖·陆游·城西”主题诗歌创作比赛,让老师们更深刻地体会作为一名“诗人”的幸福,作为一名新城西人的快乐。“稽山竞秀,镜湖汇流;这里的阳光,照亮每一颗童心,这里的雨露,滋润每一个天真。哦,城西——你是我可爱的校园!捧读剑南,走近放翁,这里的空气洋溢着诗的芬芳,这里的尘埃弥漫着画的淋漓。哦,城西——你是我向往的乐园!”这是教师对城西小学深深的眷恋!“陆游!你的豪情,国人谁不赞颂?你的精神,世人深深敬重!人已去,诗全在,万数诗篇,留待后人尽畅游!留传千古,传颂千古!城西!你的美丽,我们谁不陶醉?你的诗韵,师生久久徜徉!校长在,诗长留,诗住城西,只等我们尽情歌唱!传承百年!香飘百年!”这更是教师对爱国诗人陆游的纪念和敬仰。
此外,学校通过开辟教师“悦”读吧,评比十佳诗香教师,进行教师诗歌诵读展示,在学校网站开辟“文阁诗苑”栏目等形式,让教师夯实自己的文化底蕴,做有墨香、书香、诗香的教师。
有一句俗语,叫做“良师益友”,是指师生之间的惺惺相惜。通过什么达到“惺惺相惜”呢?自然是语言,是教学中的沟通之语。小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尚未成熟,课堂语言的拿捏就很考验教师的功夫。太难,则学生理解不了,太易,则学生听来无趣,达不到效果。可见,把话说到学生心坎里,是一门艺术;将知识、思想融入通俗的语言中,传递给学生,则是一种境界。
一、诙谐评价,激发学生兴趣
诙谐,即幽默与风趣,是重要的语言风格,是智慧与机智的融合。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表述严肃的哲理,是教者的大智慧。小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阶段,浅显有趣的语言更具吸引力,更能融洽教与学的关系。同时,课堂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展开,体现出“寓教于乐”的素质教育内涵。
如在讲《游园不值》一诗时,教师请学生讲一讲诗中描述了哪些景物。有的学生答“青苔”,有的学生答“红杏”,有的学生答“柴扉”。当问起另一位学生时,他将前面学生所讲的内容复述了一遍。此时,聪明的教师不直接批评他,而是运用诙谐的语言评价:“这位同学总结得很好,但在总结的基础上,能否有一些创新呢?说说自己与他们不同的看法?”这既达到了批评的目的,又迫使学生不得不认真阅读课文,自己动脑。
还有的学生认为诗人去探访友人却扑了空,说明诗人没能与友人提前约好,应该写封书信告知行程,再去拜访,显得更有礼貌。这显然是用现代人的标准在看古人。教师诙谐地评价:“诗人那个年代还没有手机、网络这些先进的通讯工具,书信往来多靠人捎信,时间不好把握。但试想一下,如果诗人穿越到现代,他能够提前知道友人不在家,自然不会去拜访,也就失去了欣赏这满园春色的大好时机,那一份怡然自得的乐趣更无从谈起了。”学生立即明白了应当以诗论诗,不能用现代人的标准去衡量古人。
二、优雅评价,提高学生素养
优雅,是一种超越美丽的和谐,是气质禀赋的外显。当优雅用于语言时,凝聚的不仅仅是教师的智慧,还有用心。优雅的评价在于传递情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可见,抒情是优雅评价的一大特色。在评价语中,多运用修辞法,可增加抒情的分量。所谓:“心有万物斑斓,口中方能妙语连珠。”
如上面所提的《游园不值》一诗,描写了春色盎然的田园景致。教师请学生用通俗的语言,勾勒出诗中所呈现的田园景色。学生的语言朴素,充满了童真,甚至有的学生用“万绿丛中一点红”来形容一片春绿中探出的那一枝“红杏”,颇具文学气质。教师在评价中大为赞赏:“这位同学形容得太贴切了,诗中满园的青苔染绿了整个园景,正是‘万绿’的景色;而满载着春意的‘红杏’,恰似那‘一点红’,给了我们春天的希望,感谢这位同学使我们仿佛置身于‘游园’的惊喜中,给了我们一次从心灵上跨越时空的机会。”教师的评价充满了情感,激起了学生的共鸣。
诗的题目中“不值”二字,也引起了学生的疑惑。有些学生认为,园中这样的景色还没能让作者满意,作者颇有些失望,因此才用了“不值”二字为题。教师对于这一解读,并不急于否定,而是通过情感的滋润,使学生从精神上领悟到作者的寓意。如:“这位同学说得不无道理,作者确实有一些失望,却不是失望于景色,恰恰相反,作者想将这满眼景色永留心中,才会发出如此感慨。”这样一评价,学生顿时豁然开朗了。
三、智慧评价,启迪学生心灵
智慧,总是伴随着优雅。智慧在于发现,在于创新。教师的智慧通过语言传递给学生,但并非传统的灌输,而是启发解惑。先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究空间,让学生在充分了解课文的基础上,产生疑惑,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在学生想说而不知怎样表达时,教师再鼓励、引导学生直抒胸臆;在学生苦思冥想而未通之际,教师再给予正确地评价,将智慧用启迪的形式融入学生的心灵。
如《游园不值》一诗中,学生对于“红杏”一词,有着各种各样的理解,而这一词又对解读全诗至关重要。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红杏”多用来形容女性不贞,有“红杏出墙”一词,暗合诗中最后一句之意。部分学生疑惑于此。教师一语点破:“红杏为什么会探出墙来呀?因为墙外有一位大才子。同学们知道是谁吗?”学生们恍然大悟,墙外之人不正是作者吗?关于“红杏出墙”的想法显然是歪曲了作者本意。但教师仍然肯定了学生的想法,并适时给学生讲述了另一个知识点:“同学们想到‘红杏出墙’是很自然的,但此义非彼义。因为‘红杏’还有一个名字,叫‘及第花’。在古代,学子们早春二月就要赴京赶考,当时正是遍地杏花红的时候,因此也用‘红杏’来预示学子高中。作者本意是将‘红杏’喻为春之希望,是对前程的憧憬。”教师智慧的评价,使学生彻底明白了诗中的寓意,也纠正了学生对诗的曲解。
【关键词】古典园林,建筑美,顺应自然
中国传统建筑是以木构框架为结构主体,带有繁复屋顶的群体建筑,它那特别的布局形式、组合方式与造型特征是旅游者很感兴趣的赏景对象。
中国传统建筑以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的文化个性、高度的鉴赏价值、强烈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的中外游客。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
(1)先秦及秦汉时期此时期或可称为“自然时期”,是从“固”到“苑”的发展时期,约相当于距今三四千年的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殷商西周时代,据有关典籍记载,我国造园应始于商周,其时称之为囿,最初的“囿”,就是把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圈起来,放养禽兽,供帝王狩猎,所以也叫游囿,天子、诸侯都有囿,只是范围和规格等级上的差别,“天子百里,诸侯四十”,这种最早期的“囿”到汉代有了新的发展,它不仅仅是一种自然山林的原始状态的存在,而是日趋专门化了,帝王们在这里建“宫”设“馆”,除了为游猎所需要,增添了寝宫殿宇生活设施,还配置了观赏植物、人工山水等景色,初步具有了“园林”性质,从汉代起它的名称也从古代的“囿”改称“苑”或“苑圈”了,著名的汉武帝的“上林苑”中,有“建章宫”,有“太液池”,周围数百里,盖起宫殿数十个,设置了“射熊馆”、“鹿观”、“虎圈观”等各种动物的圈观,并种植了各地送来的异树花木,如“核桃,,“紫纹桃”等等,不过此时尚处于中国园林发展初期,对于苑囿的布局布置,并无一定规划,仍较多地带有古“囿”的持猎趣味,建筑和山水的安排,也并不融洽有序,奇树异花的种植,只是猎奇罗列,虽然它有了某些园林的性质,开启了日后造园的新生面,总的说,仍是处于自然发展的时期
(2)唐宋时期这一时期是我国古典园林的形成时期,由汉代开端的中国园林发展进程,经过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到隋代统一中国的过渡,至唐代出现了一个兴盛的局面,由于疆域的扩大、经济的发达、民族的融合,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达到了一个空前繁荣时期,和别的文化发展一样,园林发展中出现了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在苑囿的营建中注意了游乐和赏景的作用,如在殿宇建筑外,已注意到迭石造山,凿池引泉,布局关系也趋于融洽,使之形成优美的环境,发挥了休憩、游赏,甚至宴乐之功能,一是绘画技术的发展与造园艺术的发展的互相促进,如南朝梁・张僧怒擅长画山水,能“咫尺之间便觉万里之遥”,画家所提炼的构图、排列、层次和色彩,极大地丰宫了造园技巧,而且有的画家,自己就是一个杰出的造园专家,唐宋时期园林达到成熟阶段,官僚及文人墨客自建园林或参与造园工作,将诗与画融入园林的布局与造景中,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地主阶级的诗意化生活要求,另外,唐宋写意山水园在体现自然美的技巧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叠石、堆山、理水等。
(3)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全盛时一期,也是古典造园艺术的一个大总结,明清时期,园林艺术进入精深发展阶段,无论是江南的私家园林,还是北方的帝王宫苑,在设计和建造上,都达到了高峰,现代保存下来的园林大多属于明清时代,这些园林充分表现了中国古代园林的独特风格和高超的造园艺术,皇家园林创建以清代康熙、乾隆时期最为活跃,当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给建造大规模写意自然园林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圆明园”、“避暑山庄”、“畅春园”等等,私家园林是以明代建造的江南园林为主要成就,如“沧浪亭”、“休园”、“拙政园”、“寄畅园”等等,同时在明末还产生了园林艺术创作的理论书籍《园冶》,它们在创作思想上,仍然沿袭唐宋时期的创作源泉,从审美观到园林意境的创造都是以“小中见大”、“须弥芥子”、“壶中天地”等为创造手法,自然观、写意、诗情画意成为创作的主导地位,园林中的建筑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成为造景的主要手段,园林从游赏到可游可居方面逐渐发展,大型园林不但摹仿自然山水,而且还集仿各地名胜于一园,形成园中有园、大园套小园的风格。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山、水、植物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当然也是风景式园林的构景要素。但中国古典园林绝非一般地利用或者简单地模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
(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法国的规整式园林和英国的风景式园林是西方古典园林的两大主流。前者按古典建筑的原则来规划园林,以建筑轴线的延伸控制园林全局;后者的建筑物与其他造园三要素之间往往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但是,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园林形式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把建筑美与自然美对立起来,要么建筑控制一切,要么退避三舍。中国古典园林则不然,建筑无论多寡,也无论其性质、功能如何,都力求与山、水、花木这三个造园要素有机地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之中。突出彼此谐调、互相补充的积极的一面,限制彼此对立、互相排斥的消极面。
关键词: 素 真 美 爱 乐
abstract: su (simple ; plain) has had important status and great value in chinese classical aesthetics .seeking su-beauty is an important character of taoyuanming’s poetry . it is his aesthetic manner which looking su as beauty that made the commonplace pastoral life to show an unique aesthetic meaning . taoyuanming found the true essence of yi and dao in su , and taste the true beauty in it . thus , he went back to the countryside and dwelled there , loving deeply of it , enjoying it, and amusing himself in it .his soul then got a true freedom . surely , the countryside is the true house of the free soul of tao yuanming .
key words: su; true ;beauty ;love ;enjoy
陶渊明今存诗歌共125首,不足万言。从题材和内容来看,大体可以分为咏怀、田园、哲理三类。其中重点描写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宜划入田园诗的,约30首左右。其诗歌具有“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苏轼《东坡题跋·评韩柳诗》)的魅力,随着时代的衍变,这种“素”的美愈来愈现出其光辉,倍受人们推崇。我们认为,陶主体个人对“素”的审美追求,诗化了平淡素朴的田园生活,使得普通的农村生活具有了独特的“田园风光”之美学意义,这也给现代社会审美追求以重要启示。
“素”在中国古典美学中一直有着重要地位和价值。《周易·履卦》中有“初九,素履往,无咎。”强调“素履”;《诗经·国风》之《扬之水》篇中有“素衣朱衣暴 ”、“素衣朱绣”的审美态度,即朴素(白色或者其它不艳丽的纯色,面料普通)的衣服上外加一件红色的衣服或者刺上红色绣花,“素”与“朱”相互衬托为美;《诗经·国风》之《素冠》篇也提到“素冠”、“素衣”;《论语》中也记载,孔子与学生讨论《诗经》,学生子夏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何谓也?”孔子曰:“绘事后素。”中国美学极为推崇“素”之美。
陶渊明的诗歌中多次写到“素”: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杂诗八首》,其二)
素砾修渚,南无馀云。(《述酒》)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咏荆轲》)
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和郭主簿二首》,其二)
素标插人头,前途渐就窄。(《杂诗八首》,其七)
素颜敛光润,白发一已繁。(《岁暮和张常侍》)
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和郭主簿二首》,其二)
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移居二首》,其一)
君其爱体素,来会在何来?(《答庞参军》)
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饮酒二十首》,十五)
促席延故老,挥觞道平素。(《咏二疏》)
从以上诗句我们可以看出,在陶诗中,“素”主要指:1、自然界的景、物、季节之“素”,如“素月”、“素砾”、“素骥”、“素秋节”;2、人的肤发容颜气质之“素”:“素标”、“素颜”;3、人的思想心愿、胸襟抱负和生活行为等之“素”,如:“检素”、“素襟”、“素心”、“体素”、“素抱”、“平素”。陶的思想抱负、性格爱好、审美情趣,都是喜“素”的。
在汉语里,“素”的含义大致如下:①本色,白色;②颜色单纯,不艳丽;③蔬菜、瓜果等食物(跟“荤”相对);④本来的,原来的;⑤带有根本性质的物质;⑥素来,向来。[1]那么在陶诗中,“素”具体指什么呢?
田园之“素”。陶之“田园”具有以下含义:1、家园和故乡。“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陶渊明自幼生活在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的庐山脚下,他热爱这里,不完全是因为这里风景十分优美,更重要的是,这里是他的故乡和家园,不是陌生的“异”地。敦亲睦族、友于兄弟、命室远游、交欢稚子、解颜劝农、鸡招近局,他可以尽情享受天伦之乐、朋友之情。2、与官场和世俗间互相对立之隐居地。“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农村环境事简人静,没有都市的喧嚣纷扰和凡夫俗子所追求的功名利禄。因为对世俗生活和名教礼法的厌恶和鄙弃,他选择了“园林”,“隐居以求其志”(《论语》)。3、躬耕自资之田地。他不以躬耕为耻,不以仕进为荣。仕宦归来以后,更是“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之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晋书·隐逸传》),以“老农”自期自许。他从普通的农村躬耕田地中品出清淳的素美。4、身心归宿之自然。他和自然有着不可分离的血缘关系。“千真万确:心灵愈无邪,愈美,它就愈加与其它被称作没有心灵的幸运的生命亲密无间。”[2]飞鸟、游鱼、苍松、篱菊、炊烟、新苗、浊酒、清涧,都是他亲密的朋友,他的情与万物的情有一种共鸣。不是旁观者,不是欣赏者,不是过客,更不是占有者、附庸风雅者,他是自然界的一员,完全地归化自然。5、寄寓理想之乐园。《老子》中描写的“小国寡民”社会:“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西晋葛洪《抱朴子外篇·诘鲍篇》:“曩古之世,无君无臣。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泛然不系,恢尔自得。”没有君主、没有剥削、自耕自食、自由平等的人间乐园,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向往和平劳动、幸福社会的美好愿望,是他们对理想农业社会的追求。陶之《桃花源诗》进一步描绘和改善了这种理想。[3]总之,田园是陶生命的依托,精神的支柱。田园即陶,陶即田园。
生活之“素”:耕种、读书、饮酒、写作。1、耕种。其实中国儒家传统起初是重视躬耕生活的。《尚书·虞书》之《大禹谟》篇曰:“天之历数在汝耕”。《尚书·周书》之《无逸》篇也多次提到“知稼穑之艰难”。陶渊明认为:“舜既躬耕,禹亦稼穑。”反对“孔耽道德,樊须是鄙。董乐琴书,田园不履。”而以“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的实际行动重新提倡了“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重农思想,过着“朝为灌园,夕偃蓬庐”的躬耕生活。2、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读书使他打破了现在的界限而游心于千载,发现许多可当友的古人。他“用读书来充实人生,扩大生活空间”,“他的精神因此获得新的超越和自由。”(朱光潜《陶渊明》)3、饮酒。他的酒与诗合二为一。萧统《陶渊明集序》:“有疑陶渊明之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确实,陶渊明醉翁之意不在酒,“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在于“味”,在于“适”,在于超然物外、物我皆忘。另外,喝酒还能够尽情发泄郁积胸中的烦闷,带给他生命的深层感悟和沉醉以及极大的愉悦。“中觞纵遥情,忘彼千载忧。”4、写作。“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陶渊明写诗目的在于自娱,乐其志、示己志、寄其意。他写诗完全是一种自我的行为,自然而然的行为,是爱好和情感的真实渲泄,而不是哗众取宠,邀取功名。朱熹曰:“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吴瞻泰《陶诗汇注》引朱子文集)陶渊明耕地、读书、喝酒、吟诗的生活,在崇尚虚荣的人看来,无疑是枯槁平淡的,但这正是朴实中的大美。素静、平淡、悠闲、自由,这种生活是诗化的生活,是多少人渴望而又不可得的生活(大多数表面上喜爱“素”的人不过是叶公好龙罢了,他们不能够真正甘于“素”)。陶之人生是艺术的人生,是自我本性觉醒之真正人生。
性格志趣之素。闲静之性:梁朝萧统《陶渊明传》:“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真自得。”他追求“傲然自足,抱朴含真。”也意识到自己“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性刚才拙,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便索性“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怀玉之志:陶渊明早年“猛志逸四海”,晚年“猛志固长在”,是一个很有思想抱负的人。可是所处时代社会政治的纷乱和黑暗不允许他实现个人抱负,“但恨殊世,邈不可追。”他不屑于与“清醒”的世俗之徒为伍。既不能实现大鹏之志,便乐于做在泥中弋行的乌龟,“见素抱朴”,“被褐而怀玉”(《老子》)。自由之思:他是一个酷爱自由的人。生活的目的就在于生命本身的自由,田园是他的家园,他可以在此通过生产实践找到生命的价值,做他自己,而不必去面对自己厌恶的那些俗人。陶所喜欢的是与自然万物共伍,悠游自在的生活。正如《论语·先进》中所描写的那样:“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身心完全的自由。
“素”,是一种宁静平和的田园生活,是个人性格志趣的本真表现,更是自我心甘情愿的自由选择。为什么陶渊明对“素”如此情有独钟呢?因为他在这种平平淡淡的田园生活中,悟出了“意”、“道”之“素”真;在普普通通的山水自然中,发现了天然的“素”美,从中得到审美的乐趣,心灵得到极大解放。
“素”是生活和襟怀,是甘于平凡,而“真”则是“素”的哲理化,是一种对人生的终极关怀。陶诗之真主要表现在“真意”和真“道”。陶诗中“意”的含义有意思之本意、知己之意、世俗之意、固贫之意、自由之意、素之真意等等,最为突出表达的无疑是“真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认为自然的平凡、普通不是平庸,其中有真意,有不平凡,这正是他思想的深刻之处。陶在“素”中发现“真意”,他之意境可谓真境界也,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评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句曰:“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这种“真意”是自身的生命意识与大自然的生生气韵相融合,并最终达到物我两忘。陶发现了天地万物本性的真意,“大象无形”(《老子》),自然的和谐境界只能是一种不可言说之言说,只能是“余味曲包”(刘勰《文心雕龙》),“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这就是天地之大道。
那么,何谓陶推崇之真“道”也?其一、自然之道。老子主张万物“复归于朴”(《老子》),庄子主张“天道无为而自然”(《庄子·至乐》)。道家思想对渊明有很大影响。恰如陈寅恪《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中所说:“……渊明之思想为承袭魏、晋清谈演变之结果及依据其家世信仰道教之自然说而创改之新自然说……又新自然说不似旧自然说之养此有形之生命,或别学神仙,惟求融合精神于运化之中,即与大自然为一体……”陶深谙自然之“道”,并且认为人道即天道:“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人保持天性的途径就是回归自然之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自由自在,顺化自然之“朴”。其二、内圣之道。儒家思想也对陶影响很深。陶的归田,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遁世。“他没有那种后期封建士大夫对整个社会的空漠之感,相反,他对人生、生活、社会仍有很高的兴致。”[4]他依旧关心时事,不能“外王”,便力图“内圣”,追求人格的完美,“穷则独善其身”(《孟子》),恬适地过着一种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他的行为是真正意义上的“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孔子《论语·卫灵公》)。恰如苏轼所言:“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延客。古今贤者,贵其真也。”(《书李简夫诗集后》)实际上,普通生活正是道的表现形式之一,道就存在于“素”的生活中。陶在超越物欲,追求精神的同时,也就实现了“道”。他达到了“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篇)的真圣人的境界。回归自然、生活田园、张扬真我,这就是道,就是圣,就是真。陶渊明化道家、儒家思想为自己所有,而又不拘泥于儒道,这是一种人性的活化,而不是简单的僵化和盲从。“谁云其人亡,久而道弥著。”陶渊明的思想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光辉的化天道、圣道为己道的典范。
“真”可以说是陶渊明哲学思想的全部,没有矫饰,没有虚伪,没有违心。陶在“素”中发现了“真”,“含真”、“任真”、“养真”,并且以真率的赤子之心写诗,把哀乐、爱憎、理想、希望,都毫无掩饰地写入作品。真率自然是他的诗文最震动人心弦的奥妙所在。
“意”“道”之真是追求“素”美的思想基础。自然本真、生活本真、人性本真本来就是美。因为独具慧眼,对生活进行哲学思考,认识到真就是美,陶渊明才能将平凡生活艺术和美化。也正是“真”的敞显,使“素”为之一亮,焕发出美。同时,在对“素”的审美中,他的思想得到净化,精神上达到极大满足,体味到“乐”的审美最高境界。
他所描写的往往是农村平常的事物以及生活场景,如村舍、鸡犬、豆苗、桑麻,这些在旁人看惯了,平平淡淡的东西,在他写来却新鲜,物我契合,在冲和平淡中有了浓郁的美感。“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是自然之大美——“素”,也正是陶之审美追求。而许多人对之却置若罔闻,没有发现其美,或者根本不认为其美,因为他们缺乏对“素”进行审美的潜能,最根本的是缺乏陶渊明那种对自然天地万物的博爱。
陶诗中表达的爱,有田园之恋、自然之感、酒中深味、怀古之情、亲朋真情、壮志豪情等等。这些都是发自内心的情感,是真情流露。陶对自然的爱是真爱,审美之爱,非功利的爱,全身心投入之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见林情依。”“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陶对自然由“爱”而“恋”而“依”,如“鱼不可脱于渊。”(《老子》)而不能离析,害怕失去。这种爱,是人和自然的情感交流,素的自然正是因为这种无私的爱而光辉,而展现其真,展现其美。
朴素的美充实了陶渊明的感情生活,培养了他对自然之爱,并带给他人生最大的快乐。“岂无他好?乐是幽居。”“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挥兹一觞,陶然自乐。”“介然安其业,所乐非穷通。”“被褐欣自得。”“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自然欢心、幽居是乐、亲朋同好、饮酒陶然、躬耕解颜、安贫知足、读书乐古,田园风光和生活带给他真正的愉悦和满足。这样的快乐是一种平凡的快乐,又是真正的心灵之乐,是人类千万年来追求不息的快乐。是一种审美之乐。而在这种快乐中,又有其“趣”。“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有客赏我趣,每每顾林园。”“借问衰周来,几人得其趣?”趣其实就是乐的意蕴。酒中有味,这是醉之趣;林园有情,这是自然之趣;返朴归真,功成身退,这是智者之趣。恰如梁启超言陶渊明:“最能领略自然之美,最能感觉人生的妙味。”(《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这是由“素”而生之雅趣,是素雅,是陶渊明相对“素朴”之外另一方面美的追求,是中国文人之特有之趣。
而“乐”、“趣”的极致,审美的极致无疑是“游”。“游”是“心”之游。求心、用心、称心、欢心、纵心、悠怀、远游。“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在素朴的田园生活中,陶渊明找到了自由和逍遥,“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这是纯天然的随心所欲。譬如“高鸟”和“游鱼”,他和自然融为一体,和自然消弭距离,平等对话,并且无拘无束地游戏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自然是他生命意义之所在,是他心灵的家园。在乐、游中,他达到了真正中国意味的“天人合一”,而在这种天地人之境中,他实现了审美的自由。从而达到中国古典美学追求的最高境界:“乐”。只有“素”美才能够带给他真正的快乐和自由。
总之,陶渊明是一个“素心”之人。他将日常平凡生活诗化,从普通田园的“素”中发现“真”意和“真”道,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美,由衷赏识,真心表达,从而达到“乐”,情感得到了自由的张扬,灵魂找到了真正的家园。这就是以“素”为美,是妙赏,是对于美的感悟。“天地一东篱,万古以重九。”(宋僧人道灿)陶渊明,孤独、脱俗、不可企及。现代生活绚丽多彩,审美追求也光怪陆离,但是,我们是否应该重新思考一下“素”在当代社会的美学意义呢?庄子曰:“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天道》)素是大美,真正的美。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1096页,商务印书馆,1983年1月第2版;
[2]荷尔德林,戴晖译,《荷尔德林文集》,许佩里翁或希腊的隐士(第一部,第二卷),第53页,商务印书馆,1999年5月第1版;
[3]关于“田园的含义”有些部分参考了:唐满先、(韩国)崔雄赫,《陶渊明田园诗之审美方式》,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8卷第3期,1995年8月;
[4]李泽厚,《美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新1版;
[5]袁行霈,《陶渊明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