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时间很短的词语【9篇】

表示时间短的两字词语都有哪些呢,你想到几个?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表示时间很短的词语【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表示时间很短的词语范文 篇1

【关 键 词】定语短语;定语;中心语;语义模;的。

【作者简介】李天广,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模”是形象的说法,简而言之,就是某个形式类的语法框架或语言框架。定语和中心语的语义关系,我们称之为语义模,语义关系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语义模。出现在中心语前面的定语可以同时有多个类别,和中心语构成多种语义关系,中心语前面只出现一类定语的定中短语我们称之为一元定中短语。

定中短语往往有“的”字标志。前贤对定中短语“的”字隐现的结论各有说法。吕叔湘(2002)《现代汉语八百词》,从结构框架着眼,得出的研究结论并不符合全部的语言事实,如形容词重叠后加“的”,口语中却经常没有“的”,如:大大泡泡糖、蓝蓝天空、高高山岗。熙(1982)《语法讲义》注意“的”字存现使得定中关系发生某些变化。张卫国(1996)认为限定性定语后面不带“的”;区别性和描写性定语后面一般要有“的”。刘丹青(2008)认为定语后的“的”不具有强制性的。“的”字的隐现看起来有着更复杂的制约因素。本文尝试借助语义模的研究,从定中语义模的角度探讨“的”的隐现,也从其他角度进行解释。本文考察的对象是一元定中短语,多元定中短语和不是定中短语不在我们的研究范围内。

一、语义模和“的”字的隐现

定中语义关系的不同形成不同的语义模,“的”字的隐现和语义模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我们试着在语料库中检索一元定语短语,根据定中语义关系的异同,划分出如下语义模。

1.领属模。定语表示中心语的所属,中心语归属于定语,比如:我的爸爸、张明的汽车、中学校长、大众电影、河马的性情。定语由代词、人名充当的,书面语或正式场合有“的”,口语场合没有“的”,无“的”情况更多是一种称谓,如:我的祖父、我祖父、张明的舅舅、张明舅舅。定语由表人的词语充当的,中心语表事物,一般要有“的”。如:鲁迅的书、哥哥的衣服、张明的衣服、导师的书、群众的力量。

一部分定语也是由代词或表人名词充当的,但定语和中心语在语义上不是真正的领属关系,有些学者称之为伪定语。我们把这类语义模叫表象领属模。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要用“的”,如:他的杨白劳、李明的杨子荣、张磊的座山雕。借助一定的语境,这类短语才能被正确的理解。“他的杨白老=她演杨白老”。邢福义(1996)认为:“这些例子里的定语‘他的、你的、我的’都只是采取了定语的形式,实质上没有领属定语的限定,他们都是表象领属定语,从语义上跟中心语的实际联系看,是假领属定语。”

定语和中心语由表机构、单位、处所等的词或短语充当的,构成领属关系后,可以加也可不加“的”。如:学校医院、学校的医院;工厂食堂、工厂的食堂。

带“的”构成领属关系,不带“的”容易引起歧义,也可能构成其他关系,如:“学校的医院”和“学校医院”,前者明显是定中关系短语,后者在语境中才能确定是否是定中关系的短语。

定语是由事物名词充当,加“的”倾向于构成所属关系的定语短语,不加“的”定语显示中心语的性质。如:熊的脾气、熊脾气;孩子的脾气、孩子脾气。带“的”构成领属关系;不带“的”,定语显示中心语的性质,整体构成隐喻。“孩子的脾气”中“孩子”是具体的人,对脾气的所属进行限定。“孩子脾气”中的“孩子”是一种比喻的说法,短语整体指爱哭、倔拗、顽皮等特点。

定语是由国家名充当,中心语是职务名(官衔名),不带“的”。如:美国总统、俄罗斯总理、中国总理、日本首相、约旦国王。

2.时空模。定语表示中心语的时间、空间的范围。中心语是定语所指时空范围内的事物,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一定要有“的”。如:改革开放后的临沂、五十年代的北京、站台上的火车、十年的时间、家乡的变化、地铁里的故事

3.数量模。定语称说或计量中心语的数量。分如下几类:(1)量词是个体量词或容器量词的。个体量词后“的”字不出现,中心语一般是可计数的,如:一位老师、三头牛、八匹马、三件衣服、两盆花。借用容器名词作量词后没有“的”, 中心语是不可数。如:一碗酒、一桶油、一腔热血。这类数量模定语重复使用时,后面一般加“的”,如:一碗一碗的酒、一桶一桶的油、一堆一堆的苹果。(2)量词是度量衡词的。中心语一般用度量衡来度量,“的”字可以出现,也可以隐去,如:三斤桔子、三斤的桔子、三十公里山路、三十公里的山路。不可数名词或集合名词直接出现于数词和度量衡名词组成的数量模之后,加不加“的”都可以。(3)量词是频次动量词的。定语表面修饰中心词,实际修饰动词,加不加“的”都可以。如:(看了)三天书 、(看了)三天的书;(吃了)三年闲饭、(吃了)三年的闲饭。(4)存在修辞的。量词多是借用名词,前面的数字多是“一”,且不能变化。中心语具有量词的某些特征。如:一叶轻舟、一线天、一抹流云、一钩残月。

4.指量模。定语由指示代词和量词充当的,加强中心语区别特征。“的”不出现,口语中往往省略量词,如:这个人、这人、那座楼、那楼、那辆车、那车。

5.情状模。定语描述中心语某一方面的状貌特征,可以是词,也可以是短语,单音节定语后一般不带“的”,两个以上音节的,一般要加“的”。如:大老虎、重担子、小女人、小屋漂亮的围巾、干瘪的河床、稀奇古怪的想法、一望无垠的大草原。

6.类属模。定语指称或限定中心语的类属,定语和中心语经常在一起使用,有凝固化的趋势,中间不能用“的”。如:白纸、黑字、红花、手提电脑、大学老师、高等学校、妇女主任。

这类短语人们习惯上理解为熟语或复合词。定语是中心语的一个显著特征,它的语义融入中心语,两者的组合不表示两个成分的交集,而是事物约定的名称。如:“手提电脑”不只表示“电脑”是“手提”的,当然也可以背着,这个结构实际上蕴含了缺省的语义内容,指“携带方便、袖珍的那类电脑”。定语和中心语往往作为一个整体来感知,语义上无法分割成两部分,因此定语和中心语间的组配不需要“的”来标记。

7.修饰模。定语是由词组充当,是对中心语表示事物的修饰、介绍、陈述、说明。修饰模定中短语一般要有“的”。如:戴手表的老师、同学打架的小事、会处理事情的办事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方法、刚发射升空的神舟飞船。

通过语料库检索,借助添加、变换、删除等鉴别方法,归纳出七大类定中短语语义模。根据认知语义学在词类和语义学、语用功能三个范畴之间建立的“关联标记模式”,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来看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字的隐现规律,定语和中心语组合间有无标记“的”取决于定语和中心语在语义上是否自然匹配:语义组合自然的、经常性的,定中间一般不出现“的”字;语义组合不自然的、临时性,定中间需要“的”字来标识。表属性的语义模的关系要比表非属性的语义模关系紧密,人们在认知习惯上更多把定语表示的属性和中心语直接连在一起,无“的”标记定语短语与这种语义关系相匹配,如类属模定语短语,定中语义关系的一体性、稳定性最强,变化性最弱,定语表示中心语的一种持久的性质,被修饰的中心语通常泛指一类事物的大类名,定中短语指称一个下位的类名。例如“黑字”,“字”是一个大类名,“黑”是某一类字的恒定属性,“黑字”就是一个小类名。如果中心语是个体名,与类属语义模中的性质形容词是不能组配的。个体量词或容器量词的数量模、存在修辞的数量模、指量模定中短语表示的语义关系与定语的固定性、静止性语义特性和中心语稳定性的类名事物特征是匹配的,因而这类语义模定语短语是自然的、无标记组配,不加“的”。修饰模、情状模定中短语定语对中心语描写、说明、评价,语义结构松散,定语不是中心语的固有特征,和中心语的关系是临时的。在认知习惯上,人们不是经常性把定语表示的这类性质和中心语连在一起,有“的”标记定语短语与这种语义关系相匹配。量词是度量衡名词的数量模、量词是频次动量词的数量模、时空模、领属模表示的定中语义关系固定性较差、具有一定可变性,在认知习惯上,人们不是经常性把定语表示的这类性质和中心语连在一起,定中短语“的”字有无具有不确定性。

各类语义模定中短语“的”出现的概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修饰模、情状模定中短语――量词是度量衡名词的数量模、量词是频次动量词的数量模、时空模、领属模定中短语――量词是个体量词或容器量词的数量模、存在修辞的数量模、类属模、指量模定中短语。

位于两端部分的定中短语类,带“的”与否都具有绝对性,位于中间的定中短语类带“的”与否有一定相对性。确立定中短语的语义模的不同,可以大体确定定中短语“的”的隐现规律。相同语义类的词语可以进入同一语义模充当定语,“的”的隐现规律相同;不同语义类的词语不可以进入同一语义模充当定语,“的”的隐现规律也不相同。

二、其他语言规律和“的”字的隐现

汉语“注重意合、略于形态、依靠语境”,“的”字隐现和定语与中心语的语义关系密切,还受其他语言规律的影响。这里的其他语言规律包括语言的节奏、音节数量、习惯表达、语言的语体风格、修辞等方面。

1.音节数量制约“的”字的隐现。现代汉语定中短语音节数量越少,越倾向于不用“的”;音节数量越多,越倾向于用“的”。

汉语中,单音节定语修饰单音节中心语,一般不出现“的”,定中短语更倾向于指称一类事物。如:红花、白纸、黑字、皮鞋、草帽、电灯、公牛、大树。

单音节定语修饰双音节中心语,一般也不会出现“的”。如:我爸爸、大杯子、新课本、大桌子、老黄历、乖孩子、男同学。单音节定语后出于表意的需要,为凸显前面定语可以带“的”。如“我的爸爸”,则更多强调中心语的所属。

双音节定语带不带“的”,表意有所不同,如:鲁迅小说、学者风度、最大容量、高档住宅、普通物理。

“学者风度”,一般理解为类似学者的风度,带“的”表意学者所有的风度。

多音节的定中短语,定语或中心语是三个以上音节的,一般要有“的”,如:李老师带来的水果、美丽的西沙群岛、英勇的红军战士。音节影响一元定中短语“的”字的存现具有相对的,在具体的语境中,出于表达的需要,也可以带“的”。多音节的定语和中心语一般要有“的”。

2.节奏韵律制约“的” 字隐现。具体语境中,出于节奏韵律和谐的需要,取舍“的”字。如:军队退守到长春、沈阳、锦州等大城市和十来个小城市(《中共十大元帅》)。从没有进过大学,也不曾涉足大的城市(《读者》)。“部队大有大的打法,小有小的打法”(《中共十大元帅》)。

上面第一个句子“大、小”后没有“的”出现,在第二个例句中“大”后面用了“的”,意在突出定语“大”。第三例中“大”的后面用了“的”,“小”的后面为了和前面的节奏一致,也用了“的”。这样读起来才和谐上口,如果去掉其中一个,句子读起来就拗口。

用什么新东西可以代替过去的旧东西来处理国际政治关系呢?(《传》)

旧的矛盾还未彻底解决,新的矛盾又在出现。(《中国的军备控制与裁军》)

上面前一句没加“的”,后一句加了“的”,前一句的“新东西”和“旧东西”是一种指称,后一句“旧的矛盾”“新的矛盾”凸显前面的“新、旧”,前一分句“旧”的后面有“的”,后一分句“新”的后面为了音节节奏的和谐也要加“的”,如果只有一个分句加“的”,读起来句子会感觉非常别扭。

3.修辞制约“的”字隐现。隐喻定中短语不出现“的”。定语和中心语隐喻另外一类事物,具有了凝固性。大多已成为固定词语或熟语,不容易扩展,带“的”后表意和不带差别很大。如:狐狸尾巴、水蛇腰 球、破罐子、老虎屁股、猪腰子脸。

这类短语的产生一般有自然界的某种事物原型,最初的语义关系应该是表示领属关系,后来认识到该事物某方面的突出特征可以转喻有相似性的另一类事物,因而原先表示领属义的定语逐渐固化为可以显示某一突出特征的属性定语。例如“老虎的屁股” 毫无疑义的领属关系,通过“认知――抽象――转喻”取其老虎“凶狠不可触摸”这一特征,“老虎屁股”固定化后用于指一切具有这一特征的事物。“水蛇腰”整体说明某事物具有水蛇腰的特征。用具体事物特征转喻相对抽象的事物的特征,使抽象意义和抽象特征具体化、形象化。这类具有隐喻意义的定中短语一般不带“的”字。

借喻定中短语不出现“的”字。定语是中心语的喻体,多数已经成为了固定的搭配。如:一叶扁舟、一丝希望、一抹残阳、一轮明月。

“扁舟”,由于视点较远,或强调船的体积小、吨位小,比喻成树叶,整个定中短语可理解成“像树叶那样的一条船”,“一叶扁舟”定语和中心语具有了凝固性。本体“希望”的大小用具体的喻体“丝线”来展现,“一丝希望”用具体事物的特征来比喻抽象事物的特征。

4.语用表达制约“的”字隐现。带 “的”突出强调定语。如:三碗酒、三碗的酒、美国朋友、美国的朋友。

“三碗的酒”,凸显定语,强调中心语的数量;“三碗酒”,表意重点在中心语“酒”上面,短语强调类名。绝大部分既能带“的”又能不带 “的”定中短语,两者客观内容相同,意义也没有大变化,但是主观表意重点有所不同。没有“的”更多是凸显中心语,有“的”凸显定语,传递信息的重心从中心语移向定语,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增加了强调的意味。

5.熟语化制约“的”字的隐现。一些定中短语,在生活中出现频率很高,几乎被当成熟语或复合词,具有了凝固性,一般不带“的”。如:语文老师、中学老师、大众电影、领导干部、农业社会、男青年。这些短语,大家习以为常的,似乎不再把它们看成定中短语。

6.语体风格制约“的”隐现。口语体,力求语言简练,定语使用较少,尽量不带“的”;书面体,定语从句使用较多,“的”字较多的出现。书面语里说“老张的老婆”,口语直呼 “老张老婆”。叙事、描写、形容性作品,定语使用较多,描摹中心语的性状定语较复杂后面一般带“的”;法律、科技、新闻类作品,追求语言简练、结构紧凑,用“的”字相对少些。程书秋(2009)对不同语体中二元定语短语和三元定语短语“的”字在使用情况的统计,也和我们观察到的一元定语短语“的”字的隐现情况相似。

参考文献:

1.程书秋:《现代汉语多项式定中短语优先序列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2.郭 瑞:《表述功能的转化“的”字的作用》,载《当代语言学》2000年第1期。

3.胡壮麟:《语言・认知・隐喻》,载《现代外语》1997年第4期。

4.黄伯荣、廖旭东主编:《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5.黄国营:《的”字的句法、语义功能》,载《语言研究》1982年第1期。

6.林杏光、张庆旭:《现代汉语槽关系研究》,载《汉语学习》1998年第6期。

7.刘月华:《定语的分类和多项定语的顺序》,载《语言学和语言教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8.刘丹青:《汉语名词性短语的句法类型特征》,载《中国语文》2008年第1期。

9.陆丙甫:《从“的”分布看他的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载《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第1期。

10.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1.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2.邢富义:《汉语语法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3.袁毓林:《定语顺序的认知理解及其理论蕴含》,载《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表示时间短的词 篇2

关键词:汉语量词语法特征维吾尔语

语量词从概念和类别上来看,非常相似。量词是表达物体、动作和时间的计算单位,量词的独立性弱,依附性强,它通常与数词结合以后才能与其它词搭配。汉语中的量词十

分丰富,维吾尔语里专门表示计算事物的量词较少。量词大多是借用名词或由动词派生的词,放在数词的后面来表示事物的数量或兼代计量单位,在维吾尔语中数词本身在特定的情况下,也包含了事物的计量单位,一般情况下可以省略单位词。

一、量词重叠情况的对比分析

相同点:

1.语量词都可以重叠

1.1 汉语中部分单音节量词可以重叠,维语量词也可以重叠。例如:

汉语:片片个个篇篇本本维语:rt-rt tɑl-tɑl

1.2汉语量词同数词“一”组成短语可以重叠,维语量词短语也可以重叠。

汉语:一栋一栋一张一张维语:onbt - on bttin(十页十页地)

一栋栋一张张birilm –birilmdin(一口一口地)

不同点:

2.语在量词重叠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区别。

2.1 汉语一般多是单音节量词重叠,而维语词的音节结构不同于汉语,多音节的量词也可以重叠。例如:

维语多音节量词:dan - dan(一粒粒)q’ɑtɑr –q’ɑtɑr(一排排)

2.2从所要表达的意思上来看,维语量词重叠所表达的意思等同于汉语量词重叠和“一”字量词短语所表达的意思。例如:

道道伤痕/一道道伤痕 jol – jol tɑtuq’lɑr

2.3汉语单音节量词重叠后可以作定语、主语,维语量词重叠后可修饰名词,使其具有复数的意思,但重叠后的量词能作定语,但不能作主语。一般表示数量多或“每一个”的意思。例如:

条条大路通罗马个个都是英雄

2.4汉语量词重叠后可以作谓语,表示“多”,如“微风阵阵”;作状语,表示“逐个”的意思,如:“口口相传”。维语量词重叠后有形态变化,即后一个量词上附加从格形式,一般作定语。例如:

dan - dan jɑzmɑq’(一笔一笔地写)

二。量词省略情况的对比分析

相同点:

1.无论是在汉语还是在维语中,集合量词与数词,名词连用时,集合量词都不能省略,必须借助集合量词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例如:

汉语:一群羊 一对鞋一堆衣服

维语:birtop’ q’oj biryp’ɑjɑ bir dv k’ijim

2.在名词和指示代词连用时,一般情况下二者之间不需要用量词连接。例如:

汉语:这书是你的吗?维语:bu k’itɑb siznimu?

这楼是图书馆。bu binɑ k’utup’xɑnɑ.

那东西还在不? u nsr bɑmu?

3.在汉语和维语中,物量词在与数词,名词结合时,在强调形容性时,一般是“数词——量词——名词”的结构;在强调数目的时候,一般是“名词——数词——量词”的结构,而维语中的数词一般情况下都是省略。例如:

汉语:一棵树树一棵四个苹果苹果四个

维语:bir(top’)drx drx bir tt(dɑn)ɑlmɑɑlmɑ tt

不同点:

1.在汉语里,数词一般不能直接修饰名词,只有结合量词才能修饰名词。而在维语里数词一般都能直接修饰名词,表达事物的数量。例如:

汉语:不能说“五汽车”“三笔”,而要说成“五辆汽车”“三支笔”。

维语:b mɑinɑ(五辆汽车)yt q’lm(三支笔)

2.在汉语和维语中用来表示度量衡大小的量词都有连续性。但是,当度量衡大小单位的量词与数词相连时,在汉语中一般可以省去最后一个数词后面的量词。而在维语中连用时,一般不能省略最后一个数词后面的量词。例如:

汉语:一亩二(分)维语:bir mu ik’k’ip’u

一块八(毛)bir k’oj sk’iz mo

3.量词与数词,名词组合起来连用,表示整体中的部分量即“其中之一”时,维语多用“名词—数词—量词”的形式,而汉语中却用“数词—量词—名词”的形式。例如:

汉语:一棵树维语:drx bir

四个苹果ɑlmɑ tt

4.指示代词和名词连用时,当指示代词要表示指示又表示数量时,汉语中的指示代词与名词中间必须加上量词,不能省略量词。而在维语中的指示代词与名词之间可以直接组合,不需要添加量词。例如:

汉语:那本书是我的。维语:bu k’itɑb mini.

这个房子是我家的。 bu j jymni.

三。量词作句子成份的对比分析

相同点:

1.汉语和维语中量词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一般都要同数词或指示代词结合,形成量词短语,才能充当句子成分。

2.汉语量词短语一般可作句子的定语,状语或补语,在特定的环境中也可作主语,例如:“两件五元”。维语量词出现在数词后边,同数词一起组成数量词组,一般作定语或状语,有时也可作表语,其中充当定语,状语最多,这点两种语言相同。

不同点:

1.在汉语里修饰性量词短语作句子成分时,维语中一般采用其他的表达方式,维语相对于汉语更少用到修饰性量词在句子的成分。

2.维语数量词组结合第三人称领属格附加成分表示整体中的部分或个体时,在句中起到名词的作用,这时的量词词组作句子的宾语;而汉语中相对应句子中的量词词组作句子的状语。例如:

bu ɑlmɑlɑrni bii bɑhɑrni.(这些苹果五斤是巴哈尔的。)

四。语量词在互译中的表达

1.汉语中有名量词形成的数量结构有两种情况,一是数量结构中的数词是任意的数字,这类名量词在翻译时能找到维语中相对应的量词关系进行表达,如:

汉语:四本书维译:tt k’itɑb

三支笔 yt q’lm

五间房 bj

二是数词是“一”不是任意的,是受限的,则这些名量词在维译时要用形容词、副词、副动词等来表示。如:

汉语: 翻译:

一寸光阴一寸金 vɑq’it - ɑltun

一生一世 p’tyn hɑjɑti biln

2.汉语中的借动量词如:“踢一踢”,“摸一摸”在维语中一般“动词+助动词”或“量词短语+动词”的形式表达;又如“吓一跳”,“睡几觉”等汉语借动量词在维译中多采用意译的方式表达。例如:

汉语:坐一坐翻译:bir dm olturmɑq’

他吓了一跳。 u yp’ k’tti.

3.维语部分个体量词在句子中可以省略,但是在翻译成汉语时,相应的句子中,量词不能省略;如:

维语:ik’k’i k’ɑlɑ ysyyp’ q’ɑldi.翻译:两头牛顶起来了。

维语中一些短语或句子本来没有量词或者量词短语,在翻译成汉语时一定要根据名词增加相应的量词或量词短语;如:

维语:?ridp’ olturmfq’翻译:坐成一圈

结语:

通过对上述量词异同的对比分析,我们对量词的异同有了清楚的认识,这样有助于我们在学习中更好的掌握两种语言的量词用法。虽然语量词有其相同点,但由于语分属不同的语系,因此在认知和运用过程中就会不可避免的产生许多问题。了解这些差异将有助于我们了解两个民族思维结构方式,它对解决第二语言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有重要意义。同时,使我们在翻译过程中能够更为精确的表达原著内容。(作者单位:新疆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赵相如,朱志宁。维吾尔语简志[M].民族出版社,1985.P62-63.

[2]张玉萍。语法对比[M].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P98-106.

[3]程适良。现代维吾尔语语法[M].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P257-270.

[4]陈世明,热扎克·维吾尔语实用语法[M].新疆大学出版社,1991,P114-122.

表示时间短的词 篇3

表示时间短的词语有很多,不能一一列举。

眨眼间:比喻极短的时刻。一刹那:指十分短促的时间。光阴似剑:时间如箭,迅速流逝。形容时间过得极快。一转瞬间:一转眼间。弹指一挥间:比喻时间极短暂。说时迟那时快:小说中常用套语。意指事情发生的速度不是记叙速度所能跟得上的。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雷声来得非常快,来不及捂耳朵。比喻来势凶猛,来不及防备。白驹过隙:像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形容时间过得极快。只争朝夕: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人生如朝露:比喻人生短促。

(来源:文章屋网 )

表示时间很短的词语范文 篇4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一直一向;共时

一、共时

(一)语义上的不同

1、时间义和空间义“一向”和“一直”都有时间上的语义特征,都可表示行为或状态在某段时间里保持不变。另外,“一直”还有空间上的语义特征,表示所指方向上的持续不变,而“一向”不具有空间上的语义特征。如:你一直往前走就能看到那家店。(*一向)

2、静态义和动态义“一向”只用于表静态的句子中,“一直”既可以用于表静态的句子,也可以用于表动态的句子。因此,也可以说“一向”只用静态义,“一直”既有动态义,又有静态义。例如:A.他吃饭的时间一直很固定。(静态义);B.他从坐下一直在不停地吃。(动态义)

3、长时义与短时义“一向”只有静态义,所以强调所修饰词语表示的性质状态,只能是长久性的,往往延续到说话前或说话时的某一点。“一直”所修饰词语表示的性质状态,既可以是长时的,也可以是相对短时的。例如:A.十几年来,我们一直和睦相处。(长时义);B.两天来,他一直呆在家里。(短时义)

4、习性义与非习性义“一向”所修饰的词语表示的性质状态是静态的,又是长时的,而且这种长时性及其突显,具有恒常性和规律性,表示事物的性质,属性;人的性格爱好﹑风俗习惯﹑道德伦理等方面,成为“习性义”。“一直”虽然也有长时性,但这种长时性只限于一定的时间内,还只是停留在持续的层面,还没有固化为一种习性,因此“一直”没有习性义。例如:中国人过春节一向都要非常隆重,非常热闹。(*一直都要非常隆重)

5、时态方面“一直”可以表示从认定的某一时间(包括过去、现在和将来)开始,延续到将来的某一时刻。所以“一直”可以用于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而“一向”只强调过去总是如此,始于过去止于说话时,可以指现在但不能指将来。例如:A.这个市场,过去一向为这个家族企业所垄断。/这个市场,过去一直为这个家族企业所垄断。(过去);B.从古至今,中华文化一直没有间断过。(现在);C.教育工作会议明天开始,一直开到月底。(将来)

6、起点和终点

6.1“一直”句绝大多数都有明确的时间起点,即使没有时间的起点,我们也能通过上下文语境知道隐含起点。如:A.那天下午我的一直头疼;B.离开商店的时候,售票员见我神色异样,起了疑心,一直用目光把我盯到门口。“一向”句则极少有明确的时间起点,一般都不能与有明确的时间起点的时间成分共现。如:他一向很老实。

6.2“一直”句一般都有明确的或隐含的时间终点,或没有终点延续下去。如:他们俩关系一直很好,可是因为那件事两个人闹得很僵。“一向”句一般只有隐含的时间终结点(一般是到说话时),或者终点延续。例如:他一向很讨人喜欢。

(二)句法特征上的差别

“一向”主要用于肯定句,很少用于否定句中。另外,陈述句中表肯定的居多,也偶尔出现在疑问句和感叹句中。如:那不是一向多疑的小陈吗?“一直”也多用于肯定句,较少用于否定句。主要用于陈述句,也可以用于疑问句和感叹句中。如:a.你一直在工作吗?b.她实际上是一直爱他的!

1、动词性谓语句

1.1双音节动词“一直”“一向”句的谓语多是双音节动词或动词性结构,一般不能是单音节的。例如:A.他一直在笑(*他一直笑);B.他走路是一向低着头。如果和“一直”共现的是单音节动词,所在句有足够的铺垫性的句子,句子也可以成立。如:沈先生一直赢,可脸上一点赢的意思都没有,沈先生皱着眉头,像是输了很多似的。(《活着》)

1.2瞬间动词

1.2.1“一向”“一直”不能与瞬间的不可重复的非自主动词谓语配合。如:牺牲 结束、发现、死、逝世、出生、诞生、开幕、闭幕、开业、倒闭等。但表动作多次重复的可以受“一直”的修饰。如:这个小孩一直在眨眼。(*这个小孩一向在眨眼)

1.2.2“一向”“一直”可与否定式配合。例如:A.他一直都不来。B.她一向不喜欢这种款式的衣服。但是,瞬间一次性动词的否定式只可与“一直”连用。如:哥哥一直未娶。(*哥哥一向未娶)瞬间一次性动词的否定式没有重复性和习性义,因此不能与“一向”搭配。

1.3动词性动词“一向”句中即使有动作性较强的动词,由于“一向”静态义的作用,它的动作性会减弱,甚至消失,变成一种静态性的行为,表达一种习惯性的行为。如:他一向喜欢掏鸟蛋。“一直”修饰的动作性动词必须是可持续性的,“一直”所在的句子基本呈现出静态的特性。例如:这件事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

1.4变化动词“一直”可以修饰变化动词(如:增加、减少、上升、下降、提高、降低等),表示在某段时间里的渐变,而“一向”不能。如:这两年的物件一直上涨,可人们的工资不见上涨。(*一向)变化动词具有渐变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与“一向”的静态义冲突。

2、形容词性谓语句“一直”“一向”都可以修饰形容词短语,如:A.这段时间,他一直很忙。B.我对他一向很好。但是,双音节性质形容词只受“一向”修饰,不受“一直”修饰。如:李白的诗一向洒脱。(*李白的诗一直洒脱)

3、与时间词共现

3.1时点词“一向”较少与时间名词共现,“一向”一般只出现在“以前﹑过去”等泛指性时点词的后面。如:田径项目的金牌,过去一向被西方人包揽。“一向”一般不与短时性确知的时点共现,但可以与表恒常规律性的不断循环出现的时点词共现。如:奶奶一向六点起床。“一直”可与短时性的确指的时点词或是行为起讫点的词共现。如:A.昨天晚上,他一直在照顾我。B.他从早上8点一直工作到晚上10点。

3.2时段词“一向”很少与时段词共现。如果与时段词共现,也是表示习性或规律性,表示在某一时段里动作行为的量或发生的频率。如:他一向一个月理一次发。

“一直”常与时段词共现,且时段词具有相对性,但不能与绝对短的时间量共现。如:A.他盯着她的脸,一直盯了三分钟。B.*我一直等了他一会儿。

4、与助词的共现

4.1体态助词“一向”不可以与“着(表持续义)”“了”“过”共现。例如:A.*泰森一向要这人。B.*泰森一向咬了人。C.*泰森一向要过人。这是因为“着”的进行义,“了”的实现义,“过”的完成义与“一向”的静态义相斥。但“一向”可以与表状态义的“着”共现。如:他一直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一直”可以与“着”“了”“过(限于否定句中)”共现。例如:A.这本书一直陪伴了我整整四年。B.他一直低着头,什么话也不说。C.从那以后,我们就一直没见过面。

5.与否定副词的共现“一向”与“不没(有)无”共现时,都位于否定词之前,且一般只与“不”共现。例如:我一向不喜欢他唠唠叨叨说个没完。“一直”几乎可以跟所有的否定词共现,位置可前可后。例如:A.别一直坐着了,经常出去走走。B,我都来了三次了,一直没见着校长。(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参考文献:

[1]邓小宁.“一直”与“一向”的多角度分析[J].汉语学习,2002.

[2]侯学超.现代汉语虚词词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表示时间短的词 篇5

0.引言

许多语法现象,往往与动作行为展开时动词内部的过程结构以及句子的时相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动

词内部的过程结构以及句子的时相结构所显现出来的语义特征出发,探讨和发掘与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相关的种种语法现象,将有助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深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单个动词语义特征(马庆株1981、郭锐1993)以及句子情状类型的分类研究(邓守信1986、陈平1988),时制表示和时态表示系统的研究(龚千炎1980)以及动态助词“了”“着”“过”的语义特征的研究(房玉清1992)等几个方面。

从已发表的文献来看,从时间系统具体分析某一种句子语法现象的尚不多见。本文试图以自然时间的流

逝为参照点,具体考察“把”字句动词的语义(aktionsarf)特征,“把”字句的情状类型(situation type)以及与之有关的语法现象。

1.“把”字句动词的语义特征

有的动词能进入“把”字句里作谓语,有的动词不能。其原因牵涉到很多复杂的因素,目前不可能只凭

动词内部过程反映出来的语义特征把这两者截然分清楚,但通过一定标准,分出这两者的核心成员是可以办

到的。

1.1非完成持续性动词与完成持续性动词。

动词作为一个陈述性成分其所指有一个随时间展开的内部过程。其内部过程由起点、续段、终点三要素

构成。但不是所有的动词都完备地具备这三个要素,有的过程可能有起点但没有终点,有的有终点但没有起点,有的起点与终点重合。由此形成不同的过程结构类型,不同的过程结构类型外化为不同的语义特征类型

。(参见陈平1988,郭锐1993)有无续段外化为[±持续]的语义特征,有无终点外化为[±完成]的语义特征。

时态助词“着”、“过”能够检验出动词是否有续段、终点。能在“~着”格式槽中出现的表明为有续

段,反之为没有续段;能在“~过”格式槽中出现的表明为有终点,反之为无终点。同时用“~着”、“~

过”两条标准考察动词,就能得到两大动词类型。

不能既在“~过”又在“~着”格式槽中出现的,为非完成持续性动词,记作V[,1],在这两种格

式槽中都能出现的为完成持续性动词,记作V[2],如:

V[,1] 是、等于、以为、好像、适合、值得、知道、当心、认识、相信、懂、讲究、明白、准

许、喜欢、拥护、原谅、开始、来、去、塌、出现、发明、败

V[,2] 搬、挂、看、烧、修、撕、吃、抛、扔、研究、设计、咬、安排、打、抄、提高、增加

、改正、恢复、减少、扩大、等、体会、表演、进行、哭、想、带、伸、举、近、猜、找、敲、坐、爱、住

、惦记、关心、信任、指望、体贴、跟随、热爱、有

一般来说,非完成持续性动词不能进入“把”字句作谓语,完成持续性动词一部分可以进入“把”字句

作谓语。

1.2强完成持续性动词与弱完成持续性动词。

V[,2]完成持续性动词的内部过程的续段、终点还有强弱之分。续段、终点的强弱与能否进入“把

”字句也有密切的关系。我们用“在/正在~”格式槽可以把V[,2]类动词分成强完成持续性动词与弱

完成持续性动词两类。在格式槽中能出现的为强完成持续性动词,记作V[,21];不能出现的为弱完成

持续性动词,记作V[,22]。如:

V[,21]看、挂、搬、烧、修、撒、吃、抛、扔、研究、设计、咬、安排、打、抄、提高、增加、

改正、恢复、减少、扩大、等、体会、表演、进行、哭、想、带、伸、抓、举、近、猜、找、敲

V[,22]有、爱、住、率领、坚持、醉、信任、指望、体贴、跟随、热爱、希望、盼望、爱护

V[,21]强完成持续性动词一般都能进入“把”字句中作谓语,V[,22]弱完成持续性动词则

不然。

各类动词内部还存在着终点、续段的强弱之分。如果我们用“~时量短语”格式槽去考察V[,21]

类动词,又能把V[,21]类动词分成两类。时量短语与动词的关系有两种情况,时量短语计时的时间从

动作行为起点算起,时量短语就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从动作行为的终点算起就表示动作行为完成以后经历

的时间。(参见马庆株1981)动词后带时量短语既能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又能表示动作行为完成以后

经历的时间,表明该动词终点强;动词后带时量短语只能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不能表示动作行为完成以后

经历的时间,或者反过来只能表示动作行为完成以后经历的时间而不能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表明该动词终

点弱或者续段弱。据此,我们又可以把强完成持续性动词分成特强完成持续性动词和次强完成持续性动词两

类。前者记作V[,211],后者记作V[,212]。如:

V[,211]烧、搬、挂、看、修、撒、吃、抛、研究、设计、咬、安排、打、抄

V[,212]等、坐、恨、体会、表演、进行、哭、想、带、伸、举、追、猜、找、敲、提高、增加

、改正、恢复、减少、扩大。

V[,211]特强完成持续性动词进入“把”字句的自由度最高。V[,212]次强完成持续性动

词进入“把”字句的自由度略次之。一部分V[,212]终点弱的动词,带时量短语时不能用“把”字句

。例如“把牢坐了三年了”,“把他等了三天了”等句子都不顺适。

同样,V[,22]类动词根据它们终点和续段的强弱用其它的标准也可再细分出次弱和特弱两类。不

过,V[,22]类动词基本上不能进入“把”字句,我们研究“把”字句动词的语义特征,就没有必要再

细分了。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把”字句中的谓语动词具有[+完成][+持续]的语义特征,而且

动词[+完成][+持续]的语义特征越强,越能进入“把”字句当谓语,[+完成][+持续]的语义特

征越弱就越不能进入“把”字句。

1.3需要特殊处理的动词。

根据以上的分类标准,有这样几种动词与我们的结论不符,需要特殊处理。

A 当作 比成 看做 作为

B 解开 分开 学会 弄懂 吃饱

C 丢 熄

A类动词不能在“~过”、“~着”格式槽中出现,B类、C类动词不能在“~着”格式槽中出现,按

分类标准都应是非完成持续性动词,不能进入“把”字句作谓语。而事实上这些动词在“把”字句中出现的

频率很高。

A类动词的第二个语素“作”、“成”、“做”、“为”比较虚,与“到”、“在”一样,可以较自由

地与其它动词结合作“把”字句的谓语。

例如:

为:(1)将报上一条重要新闻压为十几个字。(《学习办报》初中语文第三册)

(2)把日光转变为热能和电能的最好的工具是半导体。(竺可桢《向沙漠进军》)

成:(3)有时,贺子珍同志还将剪报分成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动态、人民动向等各种门类,精心

贴在剪报本上,供毛泽东同志随时抽阅。(《积累资料、学习办报》初中语文第三册)

做:(4)后来人们把这种文字叫做甲骨文,这可以说是书籍的雏形。(崔金泰、宋广礼《从甲骨文到

缩微图书》)

作:(5)这孩子就是粗心,常把准字写作淮字。

而且,这几个语素可以互换,基本意思不变。例如(1)“压为”可改为“压成”、“压作”、“压做

”,(2)“转变为”可改成“转变成”、“转变作”、“转变做”,(3)“分成”可改为“分作”、“

分做”、“分为”,(4)“叫做”可改为“叫作”、“叫成”、“叫为”,(5)“写作”可改为“写成

”、“写做”、“写为”基本意义都不变。因此,我们把“为”“作”“成”“做”,就像“把书放在桌上

”、“把他送到家里”中的“在”“到”一样处理,把它们分离出来,这样,“当”“作”“看”等动词就

都是完全持续性动词了。

B类都是动结式的复合词,这类词我们也可以像A类动词一样处理,把补语性的词语分离出来,中心成

分也就是完全持续性动词了。

C类动词是瞬间动词,它的起点和终点重合,中间没有续段,因此不能在“~着”格式槽中出现。此类

动词都有一个[+去除]的语义,用在“把”字句中,它的前边都可以补上一个完全持续性的动词。如:

他把东西[弄]丢了。

小王把灯[关]熄了。

这样一来,“丢”、“熄”都成了谓语动词“弄”、“关”的补语了。

2.0“把”字句的情状类型

上节从单个动词展开的行为动作的内部过程考察确定了具有[+持续][+完成]语义的动词才能进入

“把”字句作谓语。但是,动词的类型与句子的情状类型虽然有密切的联系,但并不是一回事。句子的情状

并不单纯取决于谓语动词本身,而是由动词和其他句子成分共同决定的。动词的语义性质为句子的情状归属

提供了数量不一的可能性,而其他句子成分所起的作用,则是在有关可能性中进行选择,具体确定了句子的

情状类别。(参见陈平1981)本节从句子的角度考察“把”字句的情状类型。

2.1“把”字句具有[+动态][-持续][+完成]的语义特征。

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持续][+完成]的语义越强,该动词的动作性越强。(郭锐1993)上

节的分析中已经看到,[+持续][+完成]的语义越强的动词越能进入“把”字句作谓语。这就表明了“

把”字句具有动态性。试比较:

A (1)地图挂在墙上。

(2)把地图挂在墙上。

B (1)衣报穿在身上。

(2)把衣服穿在身上。

(1)与(2)相比,(2)的动作性明显增强。

但是由于“把”字句中动词受其他连带成分的制约,“把”字句的情状不一定与单个动词的语义相一致

请看例子:

A (1)小张正向墙上挂(着)地图呢。

(2)小施正在穿(着)衣服呢。

B (1)墙上挂着地图呢。

(2)小施身上穿着衣服呢。

C (1)小施把地图挂在墙上。

(2)小施把衣服穿在身上。

同是动词“挂”“穿”,A、B、C三类里表现出来的语义功能是不同的。A类“挂”“穿”是小张、

小施正在进行着的挂地图、穿衣服的动作,处于运动持续的情状。B类“挂”“穿”是地图在墙上挂着、衣

服在小施身上穿着的状态,处于静止持续的情状。C类的“挂”“穿”既不完全显示运动的情状,也不完全

显示静止的情状。它只显示“挂”“穿”这个动词指示的动作结束而使“地图”挂在墙上、“衣服”穿在身

上的情状。因此,“把”字句的情状是复变型的,一般都由一个动作同指示该动作结果的行为和状态结合而

成。这种复变类的情状结构,动作与动作的结果紧紧粘合在一起,不允许动词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持续时间。

所以,“把”字句的情状显示出[-持续][+完成]的语义特征,而A类、B类中的“挂”、“穿”虽然

在[±静态]上产生对立,但在[+持续][-完成]上是一致的。

1.2“把”字句还具有[+成就]语义。

所谓[成就]语义是指该动词处置了它的对象后所产生出来的结果或状态。为了说明问题,我们再来比

较一组例子。

A组 (1)乐队正在演奏“蓝色的多瑙河”。

(2)妈妈正在做女儿的新衣服。

B组 (1)乐队演奏了“蓝色的多瑙河”。

(2)妈妈做了女儿的新衣服。

A组“演奏”、“做”的动作在持续,B组“演奏’“做”的动作已完成。我们试着把它们转换成把字

句:

A’组(1)乐队正在把“蓝色的多瑙河”演奏。 ×

(2)妈妈正在把女儿的新衣服做。 ×

B’组(1)乐队把“蓝色的多瑙河”演奏了。 ×?

(2)妈妈把女儿的新衣服做了。 ×?

C’组(1)乐队把“蓝色的多瑙河”演奏完了。

(2)妈妈把女儿的新衣服做好了。

我们可以看到,A、B两组转换成“把”字句只能是C组一个形式。A’B’组不能成立,原因是A’

组表[+持续][-完成]的情状,与“把”字句的[-持续][+完成]相对立,当然不能成立。B’组

虽表[-持续][+完成]的情状,但没有显示出“成就”的情状,句子不顺适。C组在动词后带上了“完

”“好”等补足性成分,满足了“把”字句的情状,句子就成立了。

3.与语义特征有关的语法现象分析

3.1动词不能在“在+V”“V+着”两种语法槽中出现。

时间副词“在”和时态助词“着”是句子的情状[+持续]的语法标志。时间副词“在”表示动作的持

续,时态助词“着”有两个,“着[,1]”表动作的持续,“着[,2]”表状态的持续。“在”、“着

[,1]”与“把”字句动作[-持续][+完成]的语义相违的,因此,“把”字句的动词不能出现在这

两种格式槽里是必然的。“着[,2]”可以出现在“把”字句中,但它并不表示动作进行的持续,而是表

示作为动作行为复合结果而存现的状态的持续,如:

他把门开着。

这句的深层结构是:他开门、门开着,“着”是表示门开着这个状态的。

另外,“你把信带着”,句中的“着”不是时态助词。已有学者指出:句末“着”,北京话都念[.zhao

],往往弱化为[tseu],与时态助词“着”的读音不同,后者念(.zhao),甚至可弱化为[ts]。(马希文

,1987)“你把信带着”,并不是“你正带着信”的转换形式,而是“你把信带上”的意思。这里的“

着”还有一定的“附着”的实义。

3.2时态助词多用表[完成]的“了”。

与“把”字句的[-持续][+完成]语义有关,时态助词多用表[完成]的“了”,用时态助词“了

”的句子,只要动词语义符合把字句的特征,并且“了”表完成时态的一般都能转化为“把”字句,“了”

表示实现时态的,似乎不好转换。下面我们试着把龚千先生在《谈现代汉语的时制表示和时态表示系统》(

龚千炎1991)一文中所举的7个“了[,1]”[完成],2个“了[,1]”[实现]的例子转化为

“把”字句,其中“了[,1]”[完成]都可以转换,“了[,1]”[实现]都不能转换。

(1)我请她坐在沙发上,为他倒了一杯茶把一杯茶倒好了。

(2)他抬起头来看了我一眼,没有回应我把我看了一眼。

(3)我想了很长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把[这个问题]想了很长时间。

(4)那灵魂就化成了黄昏里朦胧的灯火把那灵魂化成了黄昏里朦胧的灯火。

(5)这家商场近来扩大了营业范围把营业范围扩大了。

(6)……沙埋了的古战场……沙把古战场埋了。

(7)我找到了这座破旧的小楼把这座破旧的小楼找到了。

(8)“你娃娃输得起不?”黄耀祖瞪了眼喝道把眼瞪了喝道。 ×

(9)沉重的雾岚使草天衔接处异常迫近了我把我迫近了。 ×

以上(1)-(7)例“了”表完成时态,都能转化为“把”字句,(8)(9)2例“了”表实现时

态,不能转为“把”字句。

3.3提问形式不用V不V,而在“把”字前加“是不是”、“要不要”。

(1)老师,是不是把奖状贴在墙上?

(2)老师,要不要把奖状贴在墙上?

(3)老师,把奖状贴不贴在墙上?×

前(1)(2)例成立,(3)例不成立。

不用V不V格式,这与“把”字句[+完成][+成就]语义有关。“把”字句都由一个动作同指示该

动作结果的行为状态结合而成,那么,如果否定了动作,就不会出现作为动作结果的状态。因此“把”字句

的否定,不能只否定动词,否定词不能直接用在动词前,而要用在“把”字前。例如:

(1)美国这么多汽车,几乎平均人手一辆,都要像中国那么冒黑烟,还不把月亮都给熏黑了,可走在

街上硬是闻不到多少汽油味儿。(向远方《在美行车》人民文学1993.8)

(2)他没有把车停到房东给他划定的停车点上,而是停在了别人的上边。(同上)

否定词“不”,“没有”都不跟动词连用,用在了“把”字前,这样,否定词并不只否定动作行为,而

是否定了动作行为以及结果整体。

3.4谓语动词光杆时用重叠表示短暂义。

“把”字句中的谓语动词不能光杆,一般都需有连带成分。谓语动词光杆时,需要重叠,有时中间可以

插个“一”字。

(1)你们把东西拾掇拾掇。

(2)快把房间打扫打扫。

(3)吃过了饭,请把书包理一理。

光杆动词在“把”字句中需用重叠形式,这正是“把”字句动词的[+持续]语义特征与句子情状[-

持续]语义特征对立统一的结果,是受“把”字句情状[-持续]语义制约的具体反映。动词重叠表示短暂

的语法意义,可满足句子情状[-持续]的语义特征。

3.5动量词语多用“一下”、“一顿”,做状语时,只用“一”字。

(1)铁锁把腰一挺,头一扬,说起他在太原时代的事情来。(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

(2)随意点上几样菜,吃完后把碗一推就走,月底了,食堂给统一结帐。(沈国凡《攀枝花钢城赋》

人民文学1993.8期)

(3)她对张春林嫣然一笑,把车上的反光镜调整了一下角度。(向远方《在美行车》)

(4)攀钢代表发现韩国做样时,只把钢材的表面磨了一下。(沈国凡《攀枝花钢城赋》)

(5)他把小偷教训了一顿。

动量词多用“一下”“一顿”“一”等等,也是受[-持续][+完成]的语义制约的结果。

3.6时量短语“不能直接加在V前。

试比较:

A[,1]:两幅画多年来一直挂在这面墙上。

A[,2]:把两幅画多年来一直挂在这面墙上。 ×

句子语义的[-持续]性,与时量短语表示的时量有矛盾。时量短语可以加在“把”字前。这时,时量

短语限制的是整个“把”字结构,而并不仅仅是动词。例(3)“整整三个月”并非指老王“关”这个动作

行为持续的时间,而是指“儿子关在家里”这个状态持续的时间。

(1)他天天把这两句话挂在嘴上。

(2)他一会儿就把饭做好了。

(3)老王整整三个月把儿子关在家里。

3.7“量时短语+了”用在动词后不表示动作的持续时间,只表示作为复合结果而存现的状态的

持续时间。

(1)把围墙加高一年多了。

(2)把马路展宽好几年了。

(3)把书弄坏很长时间了。

(4)把饭烧熟半天了。

(5)把敌人赶走三年了。

(6)把树枝折断五天了。

上例句子中时量短语计量的都不表示动作进行的持续时间,只表示作为复合结果而存现的状态的持续时

间。时量短语的计时起点从动作行为的终结点算起。“把围墙加高一年多了。”加高围墙的动作行为是在一

年多前结束的,“一年多”是指动作行为所致使的结果高这个状态的持续时间。有些句子在非“把”字句里

有歧义,时量短语既可表示动作的持续时间,又可以表示动作结束了多长时间。例如:

还没有看完? A

书看了三天了 { 早就忘了。 B

还在卖? A

菜卖了三天了 { 还想它干什么? B

还没有看完? A[,1]×

把书看了三天了 { 早就忘了。 B[,1]

还在卖? A[,1]×

把菜卖了三天了 { 还想它干什么。 B[,1]

非把字句的A句,动作还没有结束,时量短语表示的时间是动作的持续时间。B句动作已结束,时量短

语表示的时间是动作结束后经历了多长时间。但是把它们转换成“把”字句后,时量短语表示动作持续的A

句不能成立,B句能成立。这显然也是受了“把”字句情状[-持续]语义的制约的结果。

主要参考书目:

马庆株:1981,时量宾语和动词的类,中国语文,第2期。

1987,北京方言里的“着”,方言,第1期。

詹开第:1983,把字句谓语中动词的方向,中国语文,第1期。

李临定:1986,受事成分句类型比较,中国语文,第5期。

邓守信:1986,汉语动词的时间结构《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陈平:1988,论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三元结构,中国语文,第6期。

龚千炎:1991,谈现代汉语的时制表示和时态表示系统,中国语文,第4期。

房玉清:1992,动态助词“了”“着”“过”的语义特征及其用法比较,汉语学习,第1期。

王安龙:1993,略说显示状态功能的动词,中国语文,第1期。

表示时间很短的词语范文 篇6

一、非谓语动词的种类和形式

非谓语动词包括动词不定式、过去分词、现在分词和动名词四种基本形式,它们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但根据发生的时间和主被动关系,在形式上可进行适当的变化,还可以有自己的宾语和状语。

(1)As Father’s Day is approaching, I am planning to go to town to buy presents for my dad. 父亲节即将来临,我打算去市里给父亲购买一个礼物。

(2)The traffic rule says young children under the age of 4 and weighing less than 40 pounds must be in a child safety seat. 交通规则规定,4岁以下和体重低于40磅的孩子必须使用儿童座椅。

(3)Someone is calling to enquire about the position advertised in yesterday’s China Daily. 有人打电话咨询昨天《中国日报》上招聘的职位。

二、非谓语动词的句法功能

(1)To see is to believe. 眼见为实。

(2)Taking exercise regularly is a good way to prevent disease. 经常锻炼是预防疾病的好方法。

(3)Success means doing the best we can with what we have. 成功就是力所能及地做好自己。

三、非谓语动词的几种结构

1. 动名词复合结构

动名词复合结构就是在动名词的前面加上逻辑主语,即动作的发出者。动名词复合结构的构成:名词的所有格/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动名词。当动名词复合结构作宾语时,可用名词的宾格或代词的宾格代替名词所有格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例如:

(1)No one seemed to care about Judy’s/Judy coming late. 似乎没有人在意朱迪的迟到。

(2)Tom’s graduating from Harvard University is a pride of his family. 汤姆毕业于哈佛大学是家人骄傲的一件事。

2. 动词不定式复合结构

动词不定式复合结构为:for sb. to do sth. ,即在动词不定式之前加上动词不定式动作的发出者。

(1)In modern times, it is important for us to master a foreign language. 现代社会,我们掌握一门外语是很重要的。

(2)It is impolite for you to keep others waiting for a long time. 让别人久等是不礼貌的。

3. 独立主格结构

非谓语动词作状语时,它的逻辑主语通常是句子的主语。但有时非谓语动词带有自己的逻辑主语,在句中作状语,我们称之为独立主格结构。

独立主格结构的特点:(1)独立主格结构的逻辑主语与句子的主语不同,它独立存在;(2)独立主格结构中作逻辑主语的名词或代词与它后边的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分词和动词不定式构成逻辑上的主动或被动关系; (3)独立主格结构通常使用逗号,与句子的主干分开。

独立主格结构的构成:(1)名词/代词+形容词;(2)名词/代词+副词;(3)名词/代词+介词短语;(4)名词/代词+分词;(5)名词/代词+动词不定式。

(1)The weather cold, we stayed at home. 天气太冷,我们待在家里。

(2)The party will be held in the garden, weather permitting. 如果天气允许,派对将在花园里举行。

(3)James stood there, with a book in hand. 詹姆斯站在那里,手里拿着一本书。

4. With复合结构

With复合结构与独立主格结构一样有自己的逻辑主语。With复合结构的构成:(1)with+名词/代词+形容词;(2)with+名词/代词+副词;(3)with+名词/代词+介词短语;(4)with+名词/代词+分词;(5)with+名词/代词+动词不定式。

With复合结构常在句中作状语或定语,有时对前面的内容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

(1)Peter entered the room, with his face red. 彼得红着脸走进房间。

(2)The room is very cool with their air-conditioner on. 空调开着,房间很凉爽。

(3)Mary was lying in bed, with her hands under her head. 玛丽躺在床上,头枕着胳膊。

四、高考对非谓语动词的考查

高考对非谓语动词的考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考查非谓语动词作状语

(1) it easier to get in touch with us, you’d better keep this card at hand.(2016・北京卷)

A. Made B. Make C. Making D. To make

【名师点拨】句意为:为了方便我们保持联系,你拿着这张名片吧。本题考查动词不定式作目的状语,最佳答案为D。

(2) over a week ago, the books are expected to arrive any time now.(2016・北京卷)

A. Ordering B. To order

C. Having ordered D. Ordered

【名师点拨】句意为:两周前订购了这本书,现在估计它到了。由于句子主语the books是动词order动作的承受者,且order动作已经完成,因此应用过去分词作状语,表示完成和被动之意,最佳答案为D。

(3)Newly-built wooden cottages line the street,

the old town into a dreamland.(2016・北京卷)

A. turn B. turning C. to turn D. turned

【名师点拨】句意为:街道的两边是新建的木屋,把这座古镇变成了一个梦幻的世界。逗号后为现在分词作状语,表示结果,因此最佳答案为B。

(4)________in painting, John didn’t notice evening approaching. (2015・天津卷)

A. To absorb B. To be absorbed

C. Absorbed D. Absorbing

【名师点拨】句意为:专心看画,约翰没有注意到天色已晚。逗号前为过去分词短语作状语,表示原因,相当于状语从句Because he was in painting,因此最佳答案为C。

(5)_________ for two days, Steve managed to finish his report on schedule.(2015・天津卷)

A. To work B. Worked

C. To be working D. Having worked

【名师点拨】由于work的动作是主语Steve发出的,而且比谓语动词发生得早,因此应用现在分词的完成式作状语,表示原因,最佳答案为D。

2.考查非谓语动词作定语

(1)In art criticism, you must assume the artist has a secret message within the work. (2016・江苏卷)

A. to hide B. hidden C. hiding D. being hidden

【名师点拨】句意为:在欣赏一幅艺术作品时,你必须假定艺术家一定会借助其作品隐藏一些特定的信息。句中的过去分词短语hidden within the work作后置定语,修饰短语a secret message,表示被动的含义,相当于定语从句 that/ which is hidden within the work,因此最佳答案为B。

(2)The park was full of people themselves in the sunshine.(2015・北京卷)

A. having enjoyed B. enjoyed

C. enjoying D. to enjoy

【名师点拨】句意为:公园里有很多晒太阳的人。逗号后为现在分词短语作定语,修饰名词people,表示主动的、正在进行的动作,因此最佳 答案为C。

(3)She was a very careful mother. For 25days, she never left her baby, not even to find something (eat)! (2016・四川卷)

【名师点拨】句意为:她是一个有爱心的妈妈,25天来,她不离开婴儿一步,甚至连吃饭的时候都不离开。题干中的动词不定式to eat作定语,修饰代词something。动词不定式短语作定语时,通常放在被修饰词语的后边,因此本空填to eat。

(4)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before we are ready for a long stay on the Moon.(2014・北京卷)

A. solving B. solved

C. being solved D. to be solved

【名师点拨】句意为:在我们准备去月球上生活之前,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被解决。题干中的不定式短语作定语,表示将要发生的事情,用被动式表示问题需要被解决,表示被动之意,最佳答案为D。

3.考查非谓语动词作补足语

(1)Listening to music at home is one thing, going to hear it live is quite another.(2015・浙江卷)

A. perform B. performing

C. to perform D. being performed

【名师点拨】句意为:在家里听音乐是一回事,在音乐会现场观看是另一回事。题干中 hear it being performed live,是现在分词的被动式作宾语补足语,表示一个正在进行的、被动的动作,最佳答案为D。

(2)Back from his two-year medical service in Africa, Dr. Lee was very happy to see his mother good care of at home.(2015・陕西卷)

A. taking B. taken C. take D. be taken

【名师点拨】题干中see his mother taken good care of at home为过去分词短语作宾语补足语,表示一个被动的动作,最佳答案为B。

(3)He is thought foolishly. Now he has no one but himself to blame for losing the job.(2014・江西卷)

A. to act B. to have acted

C. acting D. having acted

【名师点拨】句意为:大家觉得他表现很差,现在他只能怨自己丢了工作。be though to have done sth.意为“被认为做过某事”,动词不定式的完成式表示一个主语发出的、已经完成的动作,最佳答案为B。

4.考查非谓语动词作宾语

(1)The film star wears sunglasses. Therefore, he can go shopping without .(2014・北京卷)

A. recognizing B. being recognized

C. having recognized D. having been recognized

【名师点拨】句意为:这位电影明星戴着太阳镜,因此他去购物时不会被认出来。句中的介词without后面应接动名词,根据句意可知,用动名词的被动式表示被动意义,故最佳答案为B。

(2)My ambassadorial duties will include _______ (introduce) British visitors to the 120-plus pandas at Chengdu and others at a research centre in the misty mountains of Bifengxia. (2016・全国新课标卷Ⅰ)

【名师点拨】及物动词include之后接动名词作宾语,因此本空填introducing。

5.考查非谓语动词作主语

(1)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research findings will be one of the worst mistakes you make.(2015・安徽卷)

A. Ignore B. Ignoring C. Ignored D. Having ignored

【名师点拨】句意为:忽视那两个调查结果的不同,将是你犯下的最严重的错误。本句的主语是动名词短语Ignor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research findings,因此最佳答案为B。

(2) your own needs and styles of communication is as important as learning to convey your affection and emotions.(2014・湖南卷)

A. Understanding B. To be understood

C. Being understood D. Having understood

【名师点拨】句意为:理解你自己的需要和交流方式与知道如何表达你的爱和情绪一样重要。句首的动名词短语understanding your own needs and styles of communication在句中作主语,表示抽象意义,故最佳答案为A。

6.考查非谓语动词作表语

(1)For those with family members far away, the personal computer and the phone are important in staying________.(2014・福建卷)

A. connected B. connecting

C. to connect D. to be connected

【名师点拨】句意为:对那些家人在远方的人来说,电脑和电话在和家人保持联系方面是很重要的。系动词stay/get后接过去分词表示被动,或表示一种状态,stay connected意为“保持联系”,最佳答案为A。

(2)While waiting for the opportunity to get , Henry did his best to perform his duty.(2014・安徽卷)

A. promote B. promoted

C. promoting D. to promote

【名师点拨】句意为:在等待晋升机会的时候,亨利全力以赴尽好自己的职责。get promoted 意为“被提拔”,过去分词作表语,表示被动意义,最佳答案为B。

7. 考查特殊句式

(1)Much time sitting at a desk, office workers are generally troubled by health problems.(2015・江苏卷)

A. being spent B. having spent

C. spent D. spending

【名师点拨】句意为:由于在办公桌旁久坐,很多职场人士都受健康问题的困扰。分析题干可知,Much time spent sitting at a desk为独立主格结构,由“名词+过去分词”构成,在句中作状语,表示原因;名词Much time是动词spend的承受者,因此空格填过去分词表示被动意义,最佳答案为C。

(2)His lecture ,a lively question-and-answer session followed.(2014・江苏卷)

A. being given B. having given

C. to be given D. having been given

表示时间很短的词语范文 篇7

关键词:网络英语;构词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324-01

一、网络英语形成的原因

Internet这个名词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网络的历史至今不过二十几年,但是以往任何时代的任何一种发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都无法与之相比。网络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网络英语就是在网上交际这个特定的语境中产生的。由于网络英语呈现出的快捷性、丰富性、自由性、互通性,网络英语很快受到信息时代年轻一代的青睐。很多网民(netizen)在网上传递电子邮件(email),进行网上电子商务(e-business),通过网络聊天室(chat room)进行网上聊天,阅读网络杂志(webzine),看网络电视(web TV),在线购物(online shopping),通过电子公告板(BBS)消息等等。掌握网络英语有利于更有效地利用网络媒体,提高网络交际能力。

二、网络英语的构词特点

目前网络英语的构词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缩略词、派生词、符号叠加表达法和数字代码表达法。

1、缩略词

网络交流往往追求经济时效。网民们特别注意加快打字速度,节约交流时间和空间,于是便涌现出大量的缩略词。缩略词简短有力,使网络传递速度更快,交流内容更丰富。英语缩略词主要有两种构成方式:首字母缩略法和截断法。

首字母缩略通常使用每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通常大写)进行组合来取代词组或短句。从以下列举的目前流行的名称缩略词和词组缩略词我们可以管窥一般。

HTTP (Hyper Text Transmission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 BBS (Bulletin Board System)公告牌系统或电子公告板,又称Public Access Message System,公共访问信息系统; WWW(World Wide Web)全球网,又称万维网; IP( 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 ISP (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网络服务商; PPP (Point to Point Protocol)点对点的传输协议; IRC(Internet Relay Chat)网上聊天服务连接; 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语言;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 URL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 BIOS (Basic Input-Output 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2、派生词

派生词的形成主要通过加前缀和加后缀的方法,网络英语中通过派生的方法构成的新词一般有形容词、名词、动词等。以下的5种派生词目前在网络词汇中比较活跃:

(1)以cyber为前缀构成的派生词cyber spece电脑空间; cyber chat网上聊天;cyberworm网虫; syber salon网上沙龙; cyber addict网迷; cyberpet网上宠儿; cyber cast网上播放; cyber café网络咖啡馆; cyber college网上大学; cyber pub网络酒店; cyber attack网上攻击,黑客攻击; cyberbrain电脑族。

(2)以hyper为前缀构成的派生词hyper media超连接; hyper text超文本;hyper access超级访问软件。

三、网络英语词汇的语义特征

1、新颖独特

网络英语充分地利用网络空间的自由特点,运用独特新颖的想像力,通过对现有词汇的变异使用,创造出构思巧妙、出语惊人的词汇。上文我们所探讨的构词方式,像首字母缩合构成新词,用数字代替字母,使用网上公认的符号表达自己的感情等方式就是网络英语别出心裁的地方。另外,网络交流时网民们还大量使用非正式词汇,比如: hi (表示How do you do? /How are you? ); leave (表示depart); quit (表示resign)等。偏爱俚语的使用也很常见,例如wanna (want to), gonna (going to), yeah (yes)等。旧词赋予新意更是具有独到之处,例如cookie (小甜饼)转义指网络上用于记录个人资料的档案;menu (餐馆里的菜单)转义指屏幕上显示的选择列表; mouse (老鼠)转义为计算机设备的鼠标; window (窗户)转义指计算机语言中的电脑视窗; memory (记忆)转义为计算机里的内存; bug (昆虫)转义为故障; hacker (乱砍者)转义为采取非法手段躲过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访问控制,进入计算机网络的黑客。

2、简明随意

为了在最短的时间里传递最大量的信息,网民们当然希望找到最快捷的表达方式,获得最大的经济时效。网络英语的简明随意性主要将词汇或者短语按照英语的构词规律进行缩略或者派生。这些新颖别致的词汇往往比较口语化,简单明了,容易解读,方便记忆,所以在网络交流中很快被广大网民接受并流传。例如,如果在网络交流时交流双方想要了解彼此的情况,经常会使用“asl”这个缩略词。a代表年龄age, s代表性别sex, l代表位置location。有时,在交流时还会出现HRU表示How are you, WB表示welcome back, gotta go表示got to go,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四、结束语

网络英语随着网络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深入发展,这个生存在虚拟空间的语言,也会不断变化,不断追求标新立异的个性化表达方式。与此同时,网络英语新词的出现对英语语言的规范也提出了冲击和挑战。网络语言粗俗化,构词的不稳定性都值得关注。网络英语的词汇构成特征是网络交流者的个性和内心世界的反映,也是社会文化现象和网络思维方式的折射。研究网络英语的特点,对网络语境下的语言交际和跨文化交际的发展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表示时间很短的词语范文 篇8

【论文摘要】预制语块是介于语法和词汇之间,是整体习得并储存在记忆中的范例。这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却被经常忽略的语言现象。本文从预制语块的定义和分类出发,归纳并探讨预制语块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最后探讨该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1. 引言

英语的学习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全面发展的过程,其中写的要求最高,难度最大。根据高考英语统测结果显示,虽然学生的总体水平有了提高,但英语写作能力仍然处于停滞或徘徊状态。因此,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已经成为外语教学与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许多专家、学者对影响英语写作水平的诸多因素,如教学模式、写作任务、母语迁移、语篇知识等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马广惠、文秋芳,1999;邵继荣,2003;王初明等,2000;王立非,2002;王文宇等,2002、2004;张在新等,1995),对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促进写作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拟从预制语块的定义和分类入手,分析此类现象对英语写作教学的有益启示,以期对高中英语教学有所帮助。

2. 预制语块的定义和分类

Becker和Bolinger在20世纪70年代率先提出预制语块概念。预制语块是英语中的一种多词词汇现象,介于传统的语法和词汇之间,通常是固定或半固定、模块化了的块状结构。

就名称来说,英语中有40多种不同的术语表示这一概念。例如:程式语(formulaic sequences ) 、语块 (chunks)、公式语 (formulas) 、词汇短语 (lexical phrase)、词汇化句干 (lexicalized sentences stems)、多词单位 (multiword units)等等。

Lyons (1968)认为,预制语块是作为不可分析的整体习得并应用于特殊场合的惯用语;Ellis(1994)却将它看作类似问候语序列的所有字词,它是固定的、可预测的,因而便于学习者学习和记忆。而Wray 则认为预制语块是“一串预制的连贯或不连贯的词或其他意义单位,它整体存储在记忆中,使用时直接提取,无需语法生成和分析”。(Wray, 2002:9)

目前被国内学者普遍接受的分类法是Nattinger和DeCarrieo(2000)提出的预制语块。他们认为词汇短语是一种介于传统的语法和词汇概念之间,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词组成的一些长度不同的块件。人们使用语言的流利程度不取决于学习者大脑存储了多少生成语法规则,而是取决于存储了多少词汇短语,即预制语块。他们把预制语块分为:

(1)多元词语块:在理解上和书写上都被作为像单词一样的整体形式来看待。如a piece of paper, by the time, at any rate 等。

(2)惯用表达式:主要指说话中可以作为整体存储的语言组块,包括谚语、警句、交际套话等形式,通常用作独立话语。如 no pains, no gains; how are you等。

(3)限制型结构短语:这类词汇短语允许有词及词组范畴的变化,是具有固定结构形式的框架式短语,人们可以根据需要替换相应的词,通常是一些可以填空的不太长的词块。如 a/an … of a/an 可以构成 a hell of a day, a cavern of a room 等, as…as 可以构成as long as, as far as ,as much as 等。

(4)句子构造型短语是句级词汇短语,可以为整个句子提供框架结构,并且根据相应的需要填入相应的短语或从句,从而具有较强的可变性。如 I wish X ,这里的X 可以是一个不定式短语 也可以是一个由that 引导的宾语从句,构成两个句子,如 I wish to help you 或者 I wish that I can help you.由此可见,这种语块的可变性很大,可以构成众多意义不同的句子。

3. 预制语块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

3.1 预制语块在英语写作中的作用

Nattinger和DeCarrrieo认为预制语块具有社交互动、必要话题、话语技巧三种功能。下面我们来谈谈预制语块在英语写作中的作用。  3.1.1 有助于增加写作的流畅性

英语写作不仅是语言输出的过程,更是语言的书面表达过程。很多高中生在写作时常感到无话可说或有话说不出,造成写作的困难,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不能有效地使用语块造成的。本族语者之所以在即时交流时可以流利表达是因为他们将大量的词块存储在大脑中的长时记忆里,使用时只需到该语言库中去提取相关部分,然后再重组。同时这些语块结构也保证了语言的准确和流畅。然而,很多二语学习者只注重记忆个别单词,在长时记忆里存储的往往是零散的词语而不是多语块,这些单个词语既占用储存空间又在实践在难以有效运用。因此,学生在写作时就要重新组合语言材料,从而浪费了时间,影响了语言表达的流利性,实验证明,学习者在写作过程中如果使用语块可以提高二语写作的速度以及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和意义连贯性。

3.1.2 有助于增加语言表达的地道性与得体性

每个预制语块都有一定的语用功能,并且与特定的语境与文化背景相联系,以整体形式存储于学生的记忆中,使得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下选取恰当的语块。如我们表示吃得多时会说eat very much 而本族语者会说eat a horse ,这样的词语比第一种说法更地道。由此可见预制语块在英语写作中的恰当运用能够符合语言文化背景,提高语言表达的得体性、地道性。

3.1.3 有助于提高写作的连贯性

要提高写作的连贯性,就要使用语块组织语篇,语块是用于表示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连接段落和整个语篇的固定结构。如果我们了解预制语块的篇章组织功能,从语篇框架入手,近一步了解不同题材,不同文体的篇章组织模式,掌握文章的开头、段落、过渡和结尾的综合语篇指示语块,在写作时就会加快语篇的组织速度,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严密,表达明了,从而使文章更富逻辑性、条理性和连贯性,更加接近本族语的水平。英语文章中存在一些在语篇中能起到起、承、转、合作用的结构。掌握一些有过渡作用的预制语块,可以实现写作中的起、承、转、合,从而使文章读起来层次清楚,语篇连贯。例如,表示启的:in the whole; generally speaking 等,表示承的:first of all; above all; further more等;表示转的:but; however; on the other hand ; 表示合的 : sum up; in a word, all in all 等。

3.2 预制语块理论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预制语块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提高语言的准确性,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培养学生恰当地使用预制语块很有必要。

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块意识。语块意识的提高是准确应用的前提。在语篇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刻地意识到预制语块在语言习得中的优势,改变以往对词汇的简单认识,将学习的重点转入对语块的吸收。教师还要向学生讲解语块的理论知识,教给他们分辨语块的能力,尤其是语块的形式和整体意义,区分语块结构中的固定成分和可变成分,进而提高他们对预制语块的敏感性,养成自觉注意、模仿、运用语块的习惯,促使学生逐步形成新的思维方式,以适应本族语者的语言表达习惯,为英语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 在教学中尽量给学生提供输出语块的机会,提高他们灵活使用语言的能力。另外,还要注意指导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操练,例如:复述课文、归纳大意、改错、写作练习等。以促使学生掌握大量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各类表达,巩固词汇知识,加强文化意识,从而减少和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错误,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性。

4.结语

表示时间很短的词语范文 篇9

关键词:形容词;分类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109-01

熙(1982)依据形容词的形式分类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而张国宪(2006)则认为形容词可以分为性质形容词、状态形容词、变化形容词,本文也肯定这种说法。

一、性质形容词

性质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属性。张国宪(2006)列出三个判定性质形容词的句法槽:

1.{最、很、比较、稍}+________

2.NP1+比NP2+________

3.________定+NP中

将“白”和“雪白”带入句法槽,判定其中的性质形容词,进入第一个句法槽,我们可以说“最白”、“很白”、“比较白”、“稍白”,但不能说“最雪白”、“很雪白”、“比较雪白”、“稍雪白”。说明“雪白”不能与“最”、“很”、“比较”、“稍”等程度词组配,因此是非性质形容词。可以将其带入句法槽2和句法槽3中验证,先进入句法槽2中:

这张纸比那张纸白。

*这张纸比那张纸雪白。

小张比小王白。

*小张比小王雪白。

可见,“白”进入句法槽是可以的,而“雪白”不可以。再进入句法槽3中验证,我们可以说“白袜子”,但不可以说“雪白袜子”,只能说“雪白的袜子”。这种验证标准的语义依据是,属性的语用功能主要是分类,而类书的典型句法表现是由定语来实现的。因此,我们可以说,“白”是性质形容词,而使用“雪白”一词,必须加“的”,这样属于不同的语法问题,它就是非性质形容词。

当我们提到“短”这个词的时候,我们脑海里会出现与之相关的图像。根据我们所要表述的事物的语义性质,可以将性质形容词分为两种类型:抽象形容词和具体形容词。

我们说的具体形容词可以再分类,比如:表示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白等;表示距离,长、短等,像这种分类还有很多,它们可以用于形容具体的人、事、物,表示其性质。

二、状态形容词

状态形容词表示事物或动作的状态。与性质形容词一样,张国宪(2006)也就状态形容词提出判定的句法槽:

1.*{最、很、比较、稍}+________

2.NP主+________谓

3.*{不。没}+________

状态形容词本身凸显的就是一种程度,这个词已经具有程度上的含义,不需再加入带程度的词语,而“最”、“很”、“比较”、“稍”本身就是程度副词,表示各个级别的程度,因而判定一个词是不是状态形容词,带入句法槽1可以辨别。

当然,并不是说能够进入句法槽的就必定是状态形容词,只是为了剔除有相似特征的一些词。张国宪(2006)就句法槽2举了两组例子,“巨大”和“巨细”,“抢手”和“抢嘴”,形容词“巨大”、“抢手”,动词“抢嘴”都可以进入句法槽,但是作为名词的“巨细”不可以,说明句法槽2只阻止名词进入。

再看句法槽3,“不”本身是否定副词,与形容词组合表示事物现在的程度不如先前的高,比如:“美”,在《汉语形容词用法词典》的解释:①美丽;好看(跟“丑”相对),②令人满意;好。进入句法槽3后,组成“不美”,但不意味着“丑”,只是表示“美的程度不高”。而“没”后面常跟动词,表示一种动态的否定,因而后面不能加入状态形容词表程度。

三、变化形容词

“黑”①像煤或墨一样的颜色,是物体完全吸收日光或与日光相似的光线时所呈现的颜色(跟“白”相对)。“非洲人皮肤很黑。”这里的“黑”是指非洲人的皮肤本身就是黑的,这里是表示颜色性质,而“他的皮肤晒黑了。”这里的“黑”有一种变化的过程,由原色变黑,就属于变化形容词。

变化形容词表示的是事物性状的变化。就像变化形容词的“黑”,它有一种渐变的过程,而后到达一种结果,当然,这种变化也可以是一瞬间的,过程很短。

根据前面说的,变化形容词是隐含着一种渐变的过程的,事物的性状变化过程有瞬时发生的,也有延续时间较长的,张国宪(2006)给出的下位分类是瞬时形容词和延续形容词,本文用另一种说法,瞬时形容词和长时形容词。瞬时形容词是指事物开始的形状与变化后的形状之间的过程用时很短,比如,“破”,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⑧受过损伤的;破烂的。“衣服破了。”作为一个瞬时形容词,“破”这个状态是由“完好”变化而来的,过程很短,结果很快就达到了。

对形容词进行分类,不仅对本国学习者提供帮助,也对我们研究外国学习者的偏误提供了有力的条件,进而探索出更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