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教案优秀10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综合实践教案优秀10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垃圾分类主题探究活动,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

2、掌握专题探究中常用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实践能力,收集信息、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3、通过一系列调查、访谈、参观探究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善于合作的良好个性品质。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关注各子课题小队的探究活动进程,分享活动的收获,反思活动的得失,拟定下阶段活动的计划。

2、活动难点:因各小队的探究子课题不同,引导学生关注子课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对其他小队探究活动的关注。

三、具体活动过程:

一、录像导入,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1、同学们,今天是我们《垃圾分类,你我同行》综合实践活动的中期汇报展示交流课。将在今天能够看到我们各个活动小队的开展活动的成果!事不宜迟,我们先来看一段短片。

2、同学们看过录像介绍之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引导出广州的垃圾问题严重,数目多,但都没有进行分类——形势严峻。)

二、回顾前期活动过程

1、主题的提出:从生活中提出围绕“垃圾分类”这个主题开展了我们学校这个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从身边事提出活动主题)

2、我们从选题课中了解了:什么是垃圾分类?更明确了为什么要垃圾分类?

3、同学们还围绕垃圾分类的主题,提出了许许多多想了解、想探究的问题,并积极讨论,筛选、重组了适合我们五年级同学,切实可行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根据自主形成了各个不同探究方向的活动小队。

(设计意图:从选题课中提出可操作、有意义的活动子课题)

4、各小队确立了自己的子课题后又赋予实际行动,立刻投入到拟定小队活动方案当中,最后订立了自己小队的活动方案,使探究活动能顺利有效的开展。

(设计意图:学生主,老师辅,不断完善活动方案)

三、各活动小队汇报、交流、提建议?

(一)各小队汇报前期活动成果

1、提出汇报时的要求(说过程、谈感受、用心听、提建议)。

2、汇报过程中及时调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互动活动当中去。

3、通过之前的活动,同学们有什么感受,想说的。

(二)取长补短,完善下一阶段的任务

1、看来大家通过前期的综合实践活动,收获颇丰呀!老师真替你们感到高兴!

2、那你们听了、看了这么多,又是时候要静下心来思考了:我们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还没结束,那我们后续活动还可以怎么做呢?

3、老师根据不同的建议,引导各小队计划下一阶段的活动。

4、根据同学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小组讨论、修订下阶段的活动内容。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感受他们的实践过程,分享他们的活动收获,初步拟定后续活动)

四、活动小结与延伸

1、同学们经过了这次实践活动对待垃圾的态度都有了变化,通过《垃圾分类,你我同行》的主题活动,让我们全体同学认识到了垃圾分类对我们人类生活的影响、意义。在后续活动中,我们将所学、所得的知识去应用到生活和学习中,带动身边更多人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

2、出示“垃圾分类歌”,跟着音乐齐朗读。

3、我们生活中不仅要落实“垃圾分类”,更要提倡“五R”生活,让我们的环境更美好,生活更美满!

(设计意图:肯定学生的实践过程,提出后期活动的期盼)

综合实践教案 篇2

活动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着眼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小发明、小制作活动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具备初步分析和解决问题所需的基本知识。选择这一课题来开展,可以在学生现有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尝试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作为开题课,是整个单元活动的基础。教师将通过介绍一些发明故事,引出活动主题,让学生感受到发明并不神秘也不高深;接着老师将带领学生就身边的某一个事物提出改进意见,激发学生发明创造的兴趣。最后引导学生去观察,从中发现生活中不方便的地方,为小发明寻找突破点。

活动目的:

1、通过介绍一些与学生生活接近的发明故事,让学生感觉到发明不神秘,也不高深。

2、通过“改造胸卡”活动,让学生体验创造发明的经历,使他们感受到尝试创造发明的乐趣。

3、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小组分工,开展调查活动。

4、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品质。

活动过程:

一、对比导入,故事激趣

1、出示小时候吃的罐头和现在的罐头,让学生寻找差异。

2、现在的罐头多了拉环,这些拉环可以帮助我们更方便地打开罐头盖子。(实际演示)这里边还有一个精彩的发明故事呢!

3、讲《易拉罐的发明》:

传统的玻璃罐头,打开盖子要用剪刀、螺丝起子,多么不方便。但几十年来也没有哪个企业想改变这种不方便。后来,一个小女孩在吃罐头时,从这个不方便中产生创意,并经过努力发明出侧拉环启式玻璃罐头。

她的做法是:在罐头瓶的侧部加一个拉环,吃罐头时,将拉环一拉,罐头瓶子就进去了空气,因此,不再有负压,不再那么密封,用手轻轻一扭,就可以打开。

这种产品受到千万消费者的欢迎,也使许多企业受盖。而且由此引发出来的更方便、更简单的易拉罐,更是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这个故事边上摆一些易拉罐图案,如王老吉、可乐等)

4、生谈感受

5、小结:生活中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我们使它更加方便,就成了一个有用的小发明。而这只有有心人才做得到。(出示课题“生活中的有心人”)。

二、链接生活,加深认识。

1、师导语:俗话说:“金无足赤,珠无完圆。”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总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如果有意识地针对缺点进行创造性思考,是不愁没有发明创造课题的。

2、出示“沐浴露”,让学生回忆用的时候有什么缺点。

3、出示“带压取器的沐浴露”,谈改良以后就方便多了。

4、找一找:身边的哪些东西,比一比以前的样子,哪些是经过改良以后更加好用的。(如果一时想不出来,就先从文具盒里找。)

5、小结:看来,改变生活中一些不方便的物品,使它更加方便,是一件多么富有价值的创造活动。有的同学可能会认为,这些都是大人的事情,是生产厂家的创意。其实不然,有很多小朋友,也可以有发明创造。

三、榜样引导,学习创造

1、讲述:有一个小朋友,叫杨昕,像你们一样,还是个小学生,不过她已经拥有一项专利发明,这项发明还跟我手上的粉笔有关系。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这位了不起的小发明家。(课件展示)

迷你粉笔套

①去年冬季的一天,江西广丰县大石中心小学杨昕同学到办公室送本子,见老师用冷水洗手上的粉笔末。

②要是发明一个粉笔套多好呀!回到家,杨昕把妈妈的唇膏从套中取出,放进粉笔。

③杨昕想用自动铅笔改装。她找遍县城所有商场,学校附近小铺,都没有合适的自动铅笔。

④在科技老师的帮助下,杨昕参照自动铅笔的原理,用铜皮做了一个套子。发明成功啦!

⑤杨昕给它起名叫“迷你粉笔套”。送给班主任时,老师被感动了。夸她是心里惦记别人的好学生。

⑥2005年,“迷你粉笔套”在第20届全国青少年创新科技大赛中,获得优秀项目二等奖。

2、看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3、从这个故事中,你能总结出发明创造的一些基本步骤吗?(图右)

三、改造胸卡,感受发明过程

1、发明创造的第一步,就是要在生活中发现问题,然而人常有一种惰性,对于正在使用着的东西,看久了,习惯了,就认为它本来就该是这样。所以,我们要学习,大胆地去质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找茬”(板书:敢于质疑)

2、今天找茬的对象,大家都很熟悉,那就是胸卡。我们学校每个学生都要佩戴学校的胸卡,这个胸卡是咱们身份的识别,看到它,就能知道你的身份是晋江第二实验小学的学生。你认为目前我们学校所使用的胸卡有哪些方面比较方便,哪些方面还有问题?(小组先交流交流。)

改造“胸卡”

它的缺点:

我的初步设想:

3、集体交流发现的缺点以及初步的改造设想。

(缺点主要有:卡面会褪色、容易掉落;胸卡用的针经常刺到人身上,刺破衣服、生锈等等。)

(改造设想:卡面可以加上一层塑料膜,沾紧一些,尤其是边上;胸卡的针上要涂上防锈的涂料等等)

4、从刚才的体验中,你知道了什么?(发明创造很有乐趣,也并不神秘。)

四、小组分工,指导活动

1、那么,就让我们都来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去发现身边那些不方便的地方吧!想一想,我们可以去观察、去发现的场所有哪些呢?(生谈)

2、这么多地方可以观察,我们要分工协作才行。小组内讨论一下,让哪个同学负责哪一部分的观察。

3、小组活动提示:分工时要考虑同学们自身活动的特点,要选择经常活动的地方去观察,这样的话,会更有体会。(小组开展活动)

我们小组的分工

负责观察公交车上的不方便之处

负责观察家庭中的不方便之处

负责观察校园里的不方便之处

负责观察商场里的不方便之处

负责观察公园中的不方便之处

4、请一个小组汇报

5、其实我们在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能或多或少地感受到生活中的不完美之处,然而却不是什么时候都能想出好点子的。因此,做好记录非常重要。(板书:做好记录)

6、科学家们也常说,“最淡的墨迹胜过最好的记忆。”因此,课后,同学们都来设计一张记录表,将你发现所得记录下来。下节课咱们再一起来交流。

五、“名言趣画”,有效激励

综合实践教案 篇3

水火箭的制作与发射

一、活动简介:

火箭点火后向下喷射高温高压气体,喷火的箭称火箭。目前,在模型商店能买到的是用炎药点火燃烧产生反冲的“火箭”,效果当然好,但每发射一次需要400元左右的经费,这对于中学生来讲只能望而生畏。

现在介绍一种并不喷火,而是在高压空气作用下喷火的箭,叫“水火箭”。找个大号可乐瓶,将它装饰成火箭的形状。瓶内注入一部分水,在瓶口塞上一个装有自行车内胎气门嘴芯的橡皮塞,瓶内水和气迅速喷出,推动瓶体冲向空中。

这项制作、发射活动,近年来在日本的青少年中普通开展。1993年在我国桂林召开的冲外物理教师学术交流会上,由日本的“山猫”学会介绍到我国,这项活动有以下几个特点:

1、材料易得,废物利用;

2、制作简单,发射简便,任何中学生均可操作;

3、趣味性强,一般可发射十米高;

4、安全性好,喷水不喷火;

5、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二、活动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火箭发射的有关科学知识,懂得航天火箭的原理,了解国内外火箭发射的历史;

2、通过水火箭制作与发射活动,让学生体验整个过程,逐步提高动手能力;

3、为了提高火箭发射高度,让学生学会分析改进实验方法,及提高实验效果的科学工作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4、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究意识及认真细致、敢于创新、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三、活动准备:

1、场地:

制作火箭——教室或实验室;

发射场——操场或宽阔地。

2、器材:

①可乐瓶(腰部勿弯曲)每组2个

②透明胶带每组1卷

③即时贴单面纸每组若干

④剪刀每组1组

⑤模型专用锯(或钢锯条代) 每组1把

⑥带气门嘴、芯的橡皮塞全班1-2个

⑦实验室用铁架台及铁环全班1-2个

⑧打气筒(高压气筒最适宜)全班1-2个

⑨自来水及水桶全班1-2个

3、学生课前探究安排:

①分好小组,选好组长,分组了解有关国内外火箭发射的历史资料,了解火箭发射的原理(也可以是网上查找,也可以是去图书室查阅有图片更好),由组长负责整理汇报本小组收集到的资料。

②让一两个小组去尝试制作、发射一下,记录大致的体会,并把尝试制作与发射中所遇到的问题带进课堂,尝试制作的模型也带进课堂。

4、教师准备:

①一个完整的水火箭范作。

②带气门嘴、芯的橡皮塞,课前由教师制作。方法是:找3白橡皮塞将下头切去5MM,(如用4号白橡塞就从大头切去5MM),用钻孔器化学(实验室用)按自行车门嘴的筒管的直径大小,钻一孔,把气门嘴固定在橡皮塞上。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活动过程:

1、组织教学,导出活动课题。

2、组内讨论,反馈收集到的信息、资料,由组长负责整理汇报。

①国内外有关火箭发展的历史知识。

②火箭发射的原理。

③尝试小组汇报制作发射水火箭的方法与体会,回答火箭发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并把遇到的困难和疑惑提出来,供大家探讨。

3、教师出示范作,并作简要讲解,有的问题可与学生共同讨论得出解决方案。

①火箭头是圆锥体,在制作过程中是难点。教师作重点演示。

②发射时橡皮塞塞得越紧,瓶内充的气体越多,发射越高。因此要用力将皮塞塞紧,还可用锉刀把橡皮塞锉成近似圆柱体可使塞与瓶口接触面大,塞得紧。

③瓶内注水大约在1/3至1/2之间,可实验决定。瓶内的大气压大约在4-5个大气压。超过5个大气压瓶体容易破裂。

④强调使用工具时,要保护好桌面及环境,并注意安全。

4、原理分析研究及讨论。

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箭体向下喷出气和水,由于它们的反冲作用使之迅速升空。整个过程是一个用压缩空气达到储存能力,而后瞬间释放,推动箭体向上运动的过程。水作为火箭发射时的喷射物质,它的喷射速度与物质的多少是关键。

气压式水火箭在飞行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暂时忽略不计。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推导得出火箭在某一时刻的速度V,有下列关系式:

式中:v为某时刻喷出的水相对于箭体的速度;M水为注入瓶中水的质量;M瓶为瓶体的质量。

从上式可看出水火箭的速度与水喷出的相对速度V成正比;还与瓶体的质量M瓶和注入水的质量M水有关。要使水火箭上升得高,必须增大它的速度。加法有二:

1、增大瓶内压缩空气的压强,从而达到水喷出的速度V增大,具体方法是塞紧瓶塞,多充气增大瓶内压强,或者利用控制装置使之发射前卡紧瓶口与瓶塞,瓶内气压增加时,瓶塞不自行脱落,可充入更多的空气以增加瓶内大气压值。

2、增大注水量。M水增大,喷出的物质增多,但是注水量增大后,会使空气在瓶内占有的空间减小,使压缩空气减少,因而影响气压式火箭的速度,所以注水量不能过多,有一个最佳量,可通过实验在注水量1/3至1/2之间得出最佳量。

5、动力实践制作与发射。

学生分小组合作制作。做火箭头的、做火箭尾翼的,其它装饰的等。教师巡视指导,发射时教师可适当帮助。由同学自己记录火箭留空时间,估计高度及气压、注水量影响情况。

6、评价与交流,先组内再全班。

①通过水火箭的制作与发射活动,在科学原理和动手能力方面有何心得、收获?

②通过水火箭的多次发射实验研究,找出提高火箭高度的要素是什么?在实践中如何扩大有利方面,克服不利因素,你有何新的发现?

③在发射过程中,发现瓶塞塞得越紧,发射得越高,启发学生设计一个装置:发射前卡紧瓶口和瓶塞,当瓶内气压加大时,瓶塞不会自行脱落,以便向箭体内充进更多的空气,使火箭发射得更高。同时可以人为地控制发射时间。让学生将设计方案在同学和教师之间进行讨论和实施。

7、活动延伸。探究新型的控制装置。

8、活动后记。

附:控制装置参考方案:

用直径或用剪刀剪断即可。发射时,发令员最好能明确、果断、响亮地发布“5、4、3、2、1”的口令,一方面指示发射员集中注意力操作,另一方面更主要是提示观众注意安全。

综合实践教案 篇4

1、玩鸡蛋

活动目的:

1、通过学生探究帮助瓶子“吃”进鸡蛋的力量是什么,培养学生探究大气压的兴趣。

2、通过学生的探究、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活动过程:

1、设疑引题。

出示“吃”进鸡蛋的瓶子,学生思考:鸡蛋是怎样进去的?

揭题:瓶子“吃”鸡蛋。

2、瓶子“吃”鸡蛋的设计和尝试。

(1)学生讨论:怎样让瓶子把比瓶口大的熟鸡蛋“吃”进去?

(2)学生自行设计活动。

(3)学生实施自己设计的活动。

3、什么力量在帮助瓶子“吃”鸡蛋?

(1)思考、讨论:是什么力量在帮助瓶子“吃”鸡蛋?

(2)集体汇报,教师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己的想法和推断。

(3):是天气压力在帮助瓶子“吃”鸡蛋。

4、生活中的大气压。

(1)思考:还能在哪里找到帮助瓶子“吃”鸡蛋的力量?

(2)小组交流,用学生带来的材料或教师的材料动手实践。

(3)全班交流,教师再可适当举例。

5、垫板会不会掉下来?

(1)让学生猜猜垫板会不会掉下来。

(2)学生实践,亲身经历垫板是否会掉下来。教师强调杯子内不能留有气泡。

(3)思考:垫板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6、。学生自评。

7、活动延伸。

学生思考:能否让瓶子把“吃”进去的鸡蛋再“吐”出来?

自行设计实践,并要求在课外和家长一起让瓶子“吃”进鸡蛋,再来验证自己设计的能否让瓶子“吐”出鸡蛋。

2、蛋壳制作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蛋壳作画的多种方法。通过作画、欣赏、感受、蛋壳画作品,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2、通过学生探索和尝试蛋壳画的制作,以及蛋壳作画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活动过程:

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和尝试用多种方法制作蛋壳画,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能力。活动设计按照欣赏――探索――――再探索的思路进行安排。

欣赏部分可采用分组方式进行活动。探索活动可采用如下方式进行:第一步以小组为单位,每人准备一个生鸡蛋。探索的第二步是如何在蛋壳上作画,这一步主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由选择材料,自由构图、造型、涂色,达到学习自主性,作品的创造性,艺术效果的个性化等要求。

是活动的第三步,这一步从彩蛋画展览和赠送彩蛋画两个方面进行。

再探索主要指活动延伸部分,这部分以引导学生的工艺品创作为主线,努力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探索和运用新的材料,选择新的题材,运用新的方法来进行蛋壳工艺画的制作。

综合实践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用各种方法搜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

2、通过调查、访问、参观和辩论等,认识到家乡的变化和发展,积极的为家乡现积出力。

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认识到家乡在发展过程中的美中不足,坚信家乡的未来更美好,树立初步的教学发展观。

教学重点

通过调查,访问和参观,汇报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如何辨证地看待家乡的发展变化如何为家乡建设献计出力。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学生自主组成研究小组,有计划地参观、调查、访问。教师了解学生搜集到的资料,认识到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深入导入

同学们,看看这些城市、乡村的照片,美吗?

大屏幕出示,书上46页,四幅照片。

你知道这下图片呈现的什么地方的景色吗?

学生讨论,

教师讲解。

揭题(可爱的家乡)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是进行“趣味体验并感知”通过对家乡景色照片的观察,感受家乡的巨变,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

(二)家乡的变化

1、住房的变化

(1)同学们,想知道老师家住房是什么样吗?(多媒体出示自家现在住房的图片)老师家原来的住房可不是这样的(出示自家老房子照片),将两张照片放在一起对比。你发现了什莫?

(2)你们家的住房有变化吗?是怎摸变的?讲课前搜集的照片拿到摄影仪上展示。

(3)是啊,许多同学家的住房都变的高大,宽敞,美观了。我们的家乡不仅是住房发生变话,其他地方也在变化呢!你发现没有?

2、出行的变化

(1)交通工具的变化

老师小时候上学,大多数时间是不行,家离学校又远,每一次到学校要1小时左右,所以为了不迟到,我每天得5点就早早地到小。如果遇下雨天,那老师还得更早地起床,因为泥路不好走。

课前让同学们调查爸妈小时侯上学使用交通工具的情况,谁来汇报调查情况?学生讲述父母小时候上学使用交通工具的情况。

小结:以前我们能用的交通工具少,自行车算是不错的交通工具,多数步行。

现在我们是怎么到学校上课的?是家长用电瓶车、摩托车、甚至小轿车接送,或者坐校车来的。

(2)道路的变化

上学的道路有没有发生变化?

(以前是泥路,好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后来有了沙石路、柏油路,平坦、宽阔,走在上面很舒服雨天上学也很快。)

(设计说明,这是“调查交流中感悟——‘家乡发展’”的环节,学生通过对家乡住房、交通等方面的调查,汇报家乡的变化,层次分明,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家乡的变化,从而感受家乡的发展。)

(三)谱写赞歌,展示才华

1、家乡的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幸福,我们的心中充满着对家乡的赞美之情。请听一听一位小朋友发自内心的赞歌。

(配乐朗诵:〈〈森林公园〉〉)

2、你从他的心声中感受到了什么?

3、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也来尽情地抒发对家乡的美好感受吧。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商量商量,或者写一首小诗,或者写一段美文,也可以画一画你认为最美的一角,还可以用一首歌来尽情地抒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学生联系,教师巡视。

5、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汇报

6、小结:通过同学们丰富多彩的汇报,老师也真切感受到了家乡巨大的变化,让我们真切地说一声:“可爱的家乡,我爱你!”(课件出示这句话)

(设计说明:家乡的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幸福,这一步是“情景聚焦中感动——‘家乡的骄傲’”,学生通过朗诵、绘画等形式,展现家乡的发展变化,抒发热爱家乡之情。)

(四)提出问题,课外延伸

家乡巨大的变化,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受到了自豪与骄傲。然而,这些变化有时是不是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烦恼呢?这个问题,我们课后收集一下资料,并想一想解决的方法,我们下节课再继续讨论。

(设计说明:这是“实际生活中延伸——‘为家乡出谋划策’”环节,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激发学生主动性和求知欲,并调动学生为家乡做贡献的积极性,达到了课堂知识的延伸。)

综合实践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 学习"讲究卫生、预防疾病、安全避险、自救自护"的知识和本领。

2、 增强、提高自己应对困难,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从而快快乐乐的健康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胃的作用。

难点:学会保护自己的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课前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芝麻开门

1、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它的名字叫胃。它是你肚子里用来盛装食物,并对食物进行消化的柔软肌肉"口袋"

2、胃每天都在认真,勤劳地工作着,有时还很累呢。

二,观察在线

1、食物进入胃后,胃的肌肉开始收缩引起胃蠕动。

2、胃不停地蠕动,食物和胃液充分混合成糊状。

3、胃经过紧张收缩,幽门打开,容易消化地食物依次被送入十二指肠。

4、糊状食物被不断地向下推。

5、胃的作用是什么呢?

三,点击问号

1 ,听听胃的对话,想一想 。

2 ,出示对话:

⑴我的小主人每天最爱吃零食,没有正常的饮食规律,让我从早忙到晚,我好难受啊!

⑵我的小主人特贪吃,见到好吃的,就不顾一切地大吃大喝,快把我撑破了。

⑶我的小主人更厉害,为了玩,他吃饭时总是狼吞虎咽,从不细细咀嚼,让我负担很重,都消化不良了。

⑷我的小主人可好了,他不吃零食,不偏食挑食,吃饭时还细细咀嚼,你们看,我多舒服啊!

3,怎么对待自己的胃的?学生交流。

4,吃饭要定时定量进餐要细嚼慢咽,且心情要放松,饭后略作休息再开始工作。少量多餐━可以避免胃涨或胃酸过多,胃酸过多可能会逆留至食道,刺激食道黏膜。除三餐外并於上、下午、睡前各加一次点心。食用温和饮食━每餐由六大类食物中广泛的摄取各种食物,以获得均衡的营养,不要纯吃淀粉含量高的食物。饭后不要躺下休息。

四,携手共享

1,书上24页,面对下面几个小伙伴,你想对他们说什么?评判他们的做法对不对。 狼吞虎咽( ) 零食不断( ) 细嚼慢咽( ) 暴饮暴食( ) 冷饮过度( ) 挑食偏食( )

2,向他们提出建议吗?补充养胃食物 一、小米:暖胃,安神 二、南瓜:南瓜性温,味甘。

保护胃粘膜,帮助消化:南瓜所含果胶还可以保护胃肠道粘膜,免受粗糙食品刺激,促进溃疡面愈合,适宜于胃病患者。南瓜所含成分能促进胆汁分泌,加强胃肠蠕动。帮助食物消化。 消除致癌物质:南瓜能消除致癌物质亚硝胺的突变作用,有防癌功效,并能帮助肝、肾功能的恢复,增强肝、肾细胞的再生能力。

三、菠菜、胡萝卜、洋葱、大蒜

五。巧手作坊

⑴查阅图书或借助网络,全面了解胃的作用,胃的保养等的知识。

相关介绍:胃病饮食:得了胃病饮食上要注意以下11条原则:

1、少吃油炸食物:因为这类食物不容易消化,会加重消化道负担,多吃会引起消化不良,还会使血脂增高,对健康不利。

2、少吃腌制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盐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不宜多吃。

3、少吃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生冷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对消化道黏膜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泻或消化道炎症。

4、规律饮食:研究表明,有规律地进餐,定时定量,可形成条件反射,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更利于消化。

5、定时定量:要做到每餐食量适度,每日3餐定时,到了规定时间,不管肚子饿不饿,都应主动进食,避免过饥或过饱。

6、温度适宜:饮食的温度应以"不烫不凉"为度。

7、细嚼慢咽:以减轻胃肠负担。对食物充分咀嚼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8、饮水择时:最佳的饮水时间是晨起空腹时及每次进餐前1小时,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用汤泡饭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

9、注意防寒:胃部受凉后会使胃的功能受损,故要注意胃部保暖不要受寒。

10、避免刺激:不吸烟,因为吸烟使胃部血管收缩,影响胃壁细胞的血液供应,使胃黏膜抵抗力降低而诱发胃病。应少饮酒,少吃辣椒、胡椒等辛辣食物。

11、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对胃有保护作用,胃液中保持正常的维生C的含量,保护胃部和增强胃的抗病能力。因此,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

⑵。学生实践创作。

综合实践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小熊帽饰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制作小熊帽饰的整体步骤;

2、培养学生耐心、细心的习惯;

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制作小熊帽饰,你们喜欢吗?出示课题:“小熊帽饰”。

二、新授

1、介绍制作小熊帽饰的整个步骤

(1)剪切,挖空眼部,粘贴。

(2)~(4)做鼻子,将鼻子与头部粘贴起来。另找卡纸裁成约3厘米宽的纸条,根据自己的头围做成头箍。

(5)完成图。

2、学生动手操作

(1)可以独立完成;

(2)可以合作完成;

(3)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

3、作品展示

4、本课小结

(1)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2)制作小熊帽饰的步骤是什么?

综合实践教案 篇8

一、实施对象:三(7)班全体同学

二、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①了解春节的习俗

②了解春节的由来

③了解春节的吃文化

【能力目标】

①能对于“家乡的春节”提出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并组成研究小组,能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按照制定的方案开展活动,能对于活动过程对自己和组员作出评价

②能利用信息技术收集有关家乡春节的信息。培养学生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汇总和应用的能力。

③能清晰的说出自己的研究所得和感受,能以一定的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情感目标】

①通过对家乡春节的研究,使学生更加了解家乡,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②通过同学间互相讨论、合作交流,培养自己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体验自己学习的快乐和成功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三、活动准备:

1、引导学生从网上或书上查找有关节日的背景资料。

2、引导学生向熟悉当地春节的有关机构和个人进行调查采访。

3、准备好外出活动所需的一些设备,如相机等。

四、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确定活动主题 ,分组制定计划

1、通过开题课,学生讨论得出研究的总课题《走近家乡春节 感受民风民俗》以及研究的3个主题:“春节的由来”、“春节的习俗”、“春节的吃文化”。

2、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主题自由组合,分配好人员,选好各个小组长。然后由组长带领,明确活动目标、任务和要求,制定活动计划。

第二阶段:活动实施阶段

1、按小组开展调查、访问、图片收集、查找资料;实地考察;分析调查结果并对活动所获得的资料认真做好记录。由各组组长负责分工完成(访问方式有:实地访问、电话访问等形式,对象适度含盖老、中、青三个年龄阶段,组员根据访问的情况做好记录)

2、集中交流,合作探究。各小组讨论在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和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等。根据活动的体验和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吸取教训,调整方法。

3、整理信息,形成观点。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展示成果,交流分享,组织评价。在老师指导下,各个小组的成员根据活动中获得的信息作进一步的筛选和整理,形成共识,以书面形式上交调查报告,并总结自己在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各个小组成员以不同的方式向同学分享展示自己的成果。最后老师和同学共同评价这次的活动。

五、活动成果展示:

1、学生说活动感受

2、小组汇报研究成果,如:

春节的来历

春节的习俗

春节的吃文化

3、每组评选出:勇敢之星、主持之星、认真之星等等。

综合实践教案 篇9

一、填空。(30分)

1、从新的视角去观察我们的校园,我们的校园是:蓝天()、平坦的()、明亮的()、草木()、蝴蝶()、我们的校园()。

2、在观察植物的种类与生长情况,主要观察植物的()、()()、()、()、()等部分。

3、在图书馆查找资料时,首先要进入()要()阅读、借读()、按()办理借阅证。通过图书的()页,可以很快查找到要找的内容。

4、制作标志牌时应首先()在标志牌上介绍()的哪些方面。选择哪些内容取决于需要的,如:()()()()()等。制作标志牌时充分运用在前期活动中收集到的()。

5、获取天气信息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有(),通过()()()()等。

二、判断。(20分)

1、月季花是一种一年四季都能开花的植物。()

2、梧桐树属于一种草本植物。()

3、身份证号码的第五、六位数字表示年月日。()

4、在你所观察的植物中,白杨树属于草本植物。()

5、在校园里,我们应该保持我们的校舍整洁干净。()

6、天气对我们的生活环境有着很大的影响。()

7、“瑞雪兆丰年”意思是及时的有利于农作物的好雪。()

8、今天天气晴转多云最高气温31℃,最低气温25℃,这就是天气预报。()

9、植物生长的好坏,与我们的生活无关。()

10、我们应该保护环境,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

三、简答题。(50分)

1、在观察植物的过程中,我们应观察植物的哪些部位?7

2、在美化和保护校园环境方面,你自己有哪些意见和建议?8

3、在你生活周围,哪些地方用到数字?15

4、你能说出两条谚语吗?20

综合实践教案 篇10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现代交通工具的不足之处,并了解交通工具不断创新的有关信息。

2、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对交通工具革新的探索和团结协作。

二、活动准备:

查找有关交通工具的信息。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交通工具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许多方便,但也给人们制造了不少麻烦。怎样才能使交通工具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呢?

(二)交通工具的不足

1、出示图片1:交通事故,提问:交通事故会给人们带来怎样的危害?

2、说说自己听说或亲眼目睹的交通事故。

3、教师简单介绍全国每年发生的交通事故的情况。

1、出示图片2-4:污染环境、行驶缓慢、侵占良田。分小组讨论:交通工具有哪些不足?

2、:交通工具存在许多不足,需要我们不断改进。

(三)设计一个新型的交通工具

1、出示图片,观察并讨论:两位小朋友的想法好吗?为什么?

2、思考:你有什么好办法

3、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

4、小组确定一个比较好的主题,开展讨论,制订一个新型交通工具的设计,并按设计画一个设计简图。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各组讨论。

5、各小组派一名同学介绍自己小组设计的作品的优点,小组内其他同学可补充。

(四)活动

先自评,然后小组评议或集体评议。

(五)活动延伸

1、根据自己作品的优点,再合作设计一条推销的广告语。

2、评一评:谁的设计好,广告语吸引人

3、小组合作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一个交通工具,要体现自己的设计意图。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